原标题:善用科普“利器”,提升精神免疫力 | 战“疫”深思考
编者按:未知面前,人们更渴望科学给出答案。这次疫情防控中,媒体特别是专业类媒体第一时间介入,发挥特色和优势,集结力量、权威发声,创新传播、生动讲述。一篇篇科普类报道中倡导的科学理性,犹如一把无形“利器”,及时纾解人们心中的担忧,提高人们的精神免疫力。本期“战‘疫’深思考”邀请三位资深媒体人分享战“疫”科普报道的思考。
科技日报社地方记者部副主任滕继濮:
用好手中“利器”不断追问
用一把“冲击钻”、一柄“定音锤”、一张“信息网”不断追问。这个“追”字,体现在专业深度,也体现在关注的持续度
疫情谣言传播的时候,没有一家低调的媒体是无辜的。
关于诸多焦点问题在朋友圈刷屏的争论,展现了时下舆论场的撕裂态。科学决策、积极应对的正能量,有时很难辐射至受众的意识层面——传统媒体与读者之间似乎隔着一堵厚厚的混凝土墙。透过不良或无知自媒体,不实信息与虚假消息传播的速度远超“COVID-19”。
面对复杂局势,科技日报社的采编力量用一把“冲击钻”、一柄“定音锤”、一张“信息网”,层层推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播防控科普知识。
冲击钻能穿透坚如磐石的混凝土,除了钻头自身材料过硬,还因其盯住一点持续发力,将扭矩转化为巨大压强。丰厚的专家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研判,是科技日报记者编辑自身的硬素质;疫情报道中的科技元素则是着力点,从病毒溯源、传播途径、感染机制、发病机理,到药物筛查、疫苗研制、临床救治,再到社区防控、复工复产,每个环节都盯住其中科技话题“死磕”到底。“追问新冠肺炎”专题,已追至40问,围绕去冬今春的这个主角,用记者的“放大镜”仔仔细细做了剖析。追问的“追”字,体现在专业深度,也体现在关注的持续度。比如,香港宠物狗被查出弱阳性后,同一位记者针对此话题,一周内连续做出两篇深度采访,均获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大疫当用“重器”,权威专家就是国家的“定音重锤”。在很多问题科学仍未给出答案的情况下,破除民众焦虑与恐慌,击碎谣言最有效的操作就是请“大咖”现身说法。我们把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权威专家,设为重点盯守目标,借力借势,以期提振信心、凝聚共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科技日报社各个平台1月底至4月底,推出有关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的相关报道近200篇。令人高山仰止的大专家,是媒体与受众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跨越诸多障碍,效果直抵人心。另外,疫情期间,更多专业硬、谈吐好、气质佳的科学家成为“顶流”,也增加了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接受度,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发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
在疫情报道中,科技日报社地方记者站如坐落于各地的发射基站,织了一张不停收集信息的网,实时绘出一张张复工复产、复学复市、春耕春播、脱贫攻坚的全景扫描图。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在基层,网格管理、社区防控的妙招在基层,经济社会复苏的实招在基层。从“六稳”到“六保”,地方新闻的报道成色越来越足,分量越来越重,是科技日报社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积极表现。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当下,我们仍将时刻绷紧弦,打好战“疫”报道后半程。
中国绿色时报总编辑张连友:
理念 态度 能力
这次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是媒体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一次新闻实战,也是一次传播科学和科学传播的实战。从实践和启示看,我强调六个字:理念、态度、能力
传播科学始终是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始终是媒体做得不够理想的一个领域。无论是科技新闻还是科普宣传,佳作明显偏少。这源于科学传播的特殊性。
媒体的科技新闻、科学科普报道,从媒体传播角度,我认为应该建立这样一个概念:公众科学传播。就是用公众语言转换科学和专业语言使普通公众能够理解,同时又能准确表达科学内容的传播。公众科学传播要做到“面向公众,适合大众,科学准确”。也就是说既要避免专业难懂,又要避免不够专业精准。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的《森林与人类》杂志,定位为“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就是遵循“公众科学传播”的理念来办的,它不是传统纯科学专业杂志,也不是传统科普杂志,是一本“公众科学杂志”。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