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执法规范化融公正于办案各环节
□ 本报记者 刘子阳
51岁的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华列兵戴着眼镜,身形消瘦,两鬓斑白。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一件事——执法规范化。
在公安部“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华列兵先行试验,在全国率先创建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方位监督执法办案工作。
讯问录音录像缺失、固定证据不足、涉案财务管理混乱……曾几何时,办案民警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刑讯逼供、执法不严、滥用权力的舆论漩涡。
在1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紧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坚决防止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司法腐败。
一天后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再次强调,要紧扣法治公安建设目标,深入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近年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驶入“快车道”,大到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小到盘查询问的规范动作,公正逐渐融入到每个执法环节。《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就此展开调查发现,这正是华列兵们多年努力的成果。
办案全程监控无死角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安执法被诟病最多的问题,非刑讯逼供莫属。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土井东路的海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共有房屋105间,依功能不同而区分设置为执法办案、办公生活、来访接待三个区域,海淀区所有刑事案件的嫌疑人均在这里完成全程的讯问工作。
从嫌疑人来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视频监控区,无论是在办案中心的楼道,还是办案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全程办案无盲区,杜绝了刑讯逼供、单人讯问等违法办案行为发生。
嫌疑人在办案区录入真实身份之后,会佩戴一个智能手环,个人信息、案件信息、在办案区内的行动轨迹,嫌疑人所有音频视频信息均和智能手环绑定。
为什么会“突发奇想”建立执法办案中心?作为主导者之一的华列兵有着自己的考虑。
“针对基层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的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倒逼着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加以解决。”华列兵说,所有讯问全程记录,民警的工作也会被严格监督,在齐备的监控系统之下,刑讯逼供之类的问题既不会发生,民警也不会被诬告冤枉。
如今,这样的执法办案中心北京已经建立16家。放眼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聚焦公安执法工作“短板”,在上海,公安机关通过科技智能化手段的深度运用和警务公开倒逼执法能力提升;陕西省公安机关充分依托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对办案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闭环式监督;天津、河北、宁夏等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统一标准有章可循
2018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法制科接到一起侦查部门流转过来的案卷:犯罪嫌疑人孙红在公安机关对上海某宾馆套房例行检查时被抓获,现场起获疑似冰毒10包。
然而,办案侦查员送检时未对10包疑似毒品分别封存并编号送检,导致鉴定人员检验时,将10包疑似毒品混合后一起称重并检测。
“以前不注意这些小问题,觉得10小包就是在嫌疑人身上搜到的,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关系很大。”上海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告诉记者,由于作为物证的10包毒品被混合为一包,证据原始状态已经消灭,最终导致嫌疑人因非法持有毒品的证据不足被释放。
这种案例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近年来,公安机关严格规范侦查取证行为,进一步增强科学取证能力,健全常见、多发和重大案件的证据收集、固定工作指引,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瑕疵证据补强的范围、程序及标准。
目前,浙江、安徽、江苏、河北等地已将证据标准规则嵌入刑事案件一体化办案平台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执法制度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定规矩、制方圆,可以使民警执法有章可循,从而避免执法随意性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