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村十五年民间禁毒路
图为2月13日,思阳镇华加村对河禁毒协会会长、民警、社区戒毒专干约谈在册吸毒人员李某。许玉荣 摄
□ 本报记者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王微 李宁东
如今的广西上思县对河村显得分外安宁,少人出入。
村口的七八株粗壮的柠檬树下,一排禁毒宣传专栏尤其醒目。“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上思县禁毒人民战争成果展”“我国刑法关于毒品犯罪法律条文”,配以文图,赫然在目。围墙上,“手拉手远离毒品,心连心造福社会”等红字标语及彩色漫画,高过人头,十分醒目。它们就像无声的警钟,时刻在告诫村里的每一个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毒品成灾的日子,要珍惜今天安康富足的幸福生活。
“粉仔”吸毒一度猖獗
对河村是上思县思阳镇华加村的一个自然村,300户1330多人,与县城仅一河之隔。
15年前,也就是2004年,对河村吸毒的未成年人和青年人,在册登记的就超过30人。每天出入对河村的外地“粉仔”,最多时有30多人。吸毒和毒品零包“生意”一度猖獗。
今年43岁村民阿见(化名)说,那时的白粉都是海洛因。阿见也沾过毒,差点上瘾。所幸父母把他赶去福建打工,堂堂正正成为一家公司老总的助手,并成家立业。阿见的哥哥也吸过毒,也被父母赶出村子,去了外省。他哥哥经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戒毒,现也成家立业。
“我哥45岁的人了,小孩还没上幼儿园呢,但总算挽回了正常人生。”阿见说。
今年43岁的黄闪东是村里的能人,他经营酒店、建筑、休闲观光农业等多种产业。黄闪东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村里毒灾最甚。村头村尾,代销店旁,竹丛旁,荔枝树下,常常看到“粉仔”公开吸毒。
那些年村里的治安很差,不说家禽,就是农具也不敢放在屋外,犁头都有人偷,因为铁可以卖点钱。对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吸毒村。有不少订了婚的女青年,因为未婚夫是对河村人而悔婚退婚。
禁毒人民战争打响
毒品、“粉仔”为村里人所深恶痛绝。2006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多方协调和支持下,华加村的村干部,在外工作或退休回村的干部、教师组织协商成立禁毒协会,报县政府备案并制定了《禁毒公约》,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村民共同参与禁毒斗争,成为全广西第一个民间禁毒协会。第一任会长是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陆山,禁毒协会同时成立义务巡防队。
陆山说,当时对河村拉起横幅,举行禁毒誓师大会,全村男女老少都签名、宣誓。
对河村与县城连着一座100米长、两米多宽的木桥,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巡防队一天24小时轮班。只要看到面生的,举止、面色疑似“粉仔”的,就电话报告派出所。
今年47岁的村民老廖,15年前就主动报名参加对河护村巡逻队,白天摆摊卖猪肉,晚上值班站岗,没有一分钱补助却依旧坚持义务禁毒许多年,经他手抓住并扭送公安机关的涉毒分子就有20多人。他曾因为值守巡逻,险些被吸贩毒分子下毒手。
有一年,吸贩毒分子恶意报复,深夜里,将木桥淋上汽油,点火烧桥,所幸派出所民警与巡逻队员们及时扑救,没有造成损失。面对这些恶意报复,对河村人没有退缩,反而展现出更强的全民禁毒的决心与毅力。
当年在思阳镇派出所当民警、现任上思县禁毒办副主任的刘怀德说:“群众真的恨透了毒品和‘粉仔’。他们自发动员起来护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真正打响了一场禁毒人民战争。”
合力禁毒成就首富村
15年间,禁毒协会会员与村民坚持守候在村口桥头,围堵、规劝、扭送吸、贩毒者;每年“五四青年节”“6·26国际禁毒日”等重大节日举办禁毒文艺晚会、比赛、聚餐;会员上门与家属共同做吸毒成瘾人员的思想工作、解决低保或就业问题;协助禁毒办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为了进一步巩固禁毒成果,在上思县公安机关和对河屯禁毒协会的争取下,上思县政府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0多万元,扶持对河屯禁毒协会的建设,还扶持创建了对河屯禁毒协会禁毒预防教育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对禁毒协会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基地培训村民达1600多人,并惠及附近的明江小学和周边村民。
从2007年开始,作为村禁毒活动的总协调,黄闪东发起了一年一度的禁毒大会。这是一场集餐会、禁毒法治宣传、互动交流、文娱活动的大会,县委政法委、县禁毒委、县公安局有关领导和乡镇领导、村干部年年到会。参加大会的村民根据自愿原则,每人交20元餐费,餐费大头由村里的大小老板出资赞助。大会每年5月18日举办,最多时聚餐要开近50桌,近500人参加。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