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乡村振兴中的基层叙事:兴产业、重文化、旺旅游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乡村振兴中的基层叙事:兴产业、重文化、旺旅游
中新网记者 钟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国两会期间,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采访中,记者倾听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故事。
乡村富不富,关键靠技术
“乡村振兴要产业进村、资金进村,更要人才进村、技术进村。”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看来,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还是农民稳定增收致富,都离不开技术支撑。
夏布,是荣昌区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有上千年生产历史,其织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产业与“三农”紧密相关,可带动农民从事种麻、绩纱、编织、出口销售等。“过去我们只生产、出口夏布坯布,产业始终做不大、做不强。”曹清尧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引进日韩的脱胶、印染技术,实施夏布精加工,现已开发出服装、床上用品、布画、折扇等20多个衍生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曹清尧告诉记者,2018年该区组织实施夏布拼花、贴花、刺绣等技术培训,直接带动200余名乡村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目前,荣昌有2万余人从事夏布相关工作,2018年夏布产品出口额达1.05亿美元。
乡村有文化,价值更突显
10余年前,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的油菜花远近闻名,吸引诸多游客。10年后的今天,该村经充分规划,结合自身特色,举办“首届毕桥乡愁文化季”活动,再启乡村旅游路。
“文化是软实力,未来的价值将越来越突显。”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认为,乡村振兴是久久为功,在规划中突出特色文化,可发挥村镇各自优势,从而推动城市资本下乡、能人返乡。
蒲彬彬介绍,该县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从农民角度思考,让群众参与其中,编制了全县“1+5+N”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构建了全县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蒲彬彬举例,如该县新民镇明月村以“溪河纵横、报恩寺”为特点,规划就突出“上善若水”乡愁和孝善文化传承;又如坪山镇新风村的寨卡文化积淀深厚,规划便着力发掘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
农田变果园,旅游旺乡村
“我们村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欢迎大家来做客。”在会议期间的多个场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向众人发出“邀约”。
地处长江南岸的睦和村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共有村民2206人。1995年以前,该村是传统农业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借着三峡库区移民契机,睦和村用5年时间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种植经果林。刘家奇介绍,目前村中果园面积达2600亩,实现了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果飘香。
四季赏花品果的休闲观光农业在睦和村发展得如火如荼。刘家奇总结出乡村发展的“六子致富经”:“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他透露,2018年该村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全年销售各类水果110万公斤,收入逾1000万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达300多万元人民币。
刘家奇告诉记者,今年睦和村还计划打造“乡愁文化馆”,展示村庄发展历程同时,让游客重拾乡愁、不忘乡愁。(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