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喊“老板”让师生关系变味 科研资源应向年轻人倾斜

2019-03-12 07:12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科技界老板”引武汉高校师生热议
  喊“老板”让师生关系变味 科研资源应向年轻人倾斜

  11日上午,科技部负责人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记者提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界已经掌握资源的前辈们要让出一些资源,别一喊老板就真是老板了,科技界老板的说法我总是觉得不好听。

  此话一出,引来武汉高校和科技工作者热议,赞同科研资源多向年轻人倾斜,同时认为,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喊“老板”江湖气息太重,跟科研不搭边的称呼应拒绝。

  喊“老板”让师生关系变味

 

  “我不喜欢学生喊我老板。”武汉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游志雄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很赞同科技部部长的说法。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武汉拓柏仕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虽然名义上也是老板,但对于科研而言喊“老板”江湖气息太重,跟科研不搭边。

  游志雄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工作9年,曾在三菱公司任材料实验室主任。他回忆,在日本,学生也有喊导师“BOSS”的,一般都出现在私下聊天中,正式公务活动很少有人这么喊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周兴苗说:“导师和学生是一种教学关系,而老板和员工是雇佣关系,研究生称呼导师为‘老板’值得导师深思。科技部部长的观点我十分赞同,导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还要做好‘传帮带’,前辈要提携年轻人,让自己科研领域后继有人。”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莉认为,商业经济的兴盛抬高了老板的社会地位,研究生也常常将导师称呼为老板,但在教育体制内,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导师身负知识传授、教育引领的义务,更类似于学生的长辈,很多理工科老师带着学生做课题、做项目,从事这类劳动生产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能力,进行实践培养,并非商业关系。“‘老板’这一称呼不应简单视作玩笑,应引起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深入思考。”李莉说。

  “我们私底下从不喊老师为老板,这一称呼让单纯的师生关系有些变味。”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二学生朱茜说,“平日里,我们除了和导师沟通科研问题,也会谈谈人生规划、生活感悟,又有哪个‘老板’会这么有耐心呢?”

  “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有时候‘老板’只是一种比较俏皮的称呼,但科技部部长指出的是这一称呼背后的师生关系变化。不论称呼怎么变,导师应该有为人师表,带领学生进步的责任,而学生应该保持对导师的尊重,这一点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应改变。”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二学生杜逸涵说。

  科研前辈应多提携年轻人

  “非常赞同‘科技界已经掌握资源的前辈们要让出一些资源’这一观点。”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甘棕松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国内科技界有一种说法叫“赢者通吃”,说的是学术声望高的前辈科研经费动辄千万,甚至更高,但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科研经费还是很少的。现在很多高校的年轻学者,没有足够办法获得科研资金,要钱没钱要场地没场地,科研向年轻人多倾斜无疑是个好办法。

  甘棕松教授认为,岁数大的科技工作者可以花更多时间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工作可以更多让位于年轻人,年纪大创新能力会下降,因为经验丰富,放在培养下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岗位上则非常合适。

  “我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科研和教学,至于董事长,未必擅长。”48岁的游志雄教授说,他的团队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带着他们做科研是自己兴趣所在。现在他们公司每年生产的生物级氧化锆材料可以达到200吨,未来将实现进口替代。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黄学强说,为了加快我国的创新建设,国家应该多注重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也应该适度让出一些资源给大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去学习,加强对大学生的栽培,以一种更有活力的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黄琪 实习生保金 通讯员刘涛 程毓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