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 刘 彬摄
3月15日,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十几天来,世界目光持续聚焦北京,从一场场活动、一串串数据、一个个声音中观察中国,研读中国。津巴布韦《先驱报》刊文称,“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了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她的发展方向,以及她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两会是观察中国的窗口,是政策信号集中释放的平台。对世界而言,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国际社会已经有了答案。
信心:中国经济高质增长
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北侧的梅地亚新闻中心,是参与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多场发布会、记者会让全球媒体找到了更多报道中国的角度。
3月9日至10日,两天内3场聚焦中国经济的记者会在这里举行,商务部部长钟山、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分别出席。消费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中国外贸实现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2019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信息量十足的回应,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从容自信的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论道,中国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将提高经济成长的品质,是正确的方向。日本“经贸IT”网称,中国致力于把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固定资本投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如果能够持续,将形成成熟型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6.5%、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引发外媒及外国学者持续热议。
美国投资研究网站Seeking Alpha刊文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2019年的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坚持短期增长目标和财政宽松政策,中期去杠杆化,长期再平衡。
德国《日报》驻北京记者写道,中国领导人清晰地指出面前的危机和问题。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使中国经济变得更富有效率。
IMF发言人莱斯表示,“中国的执政者把焦点放在提高经济成长质量而非数量上。中国这一经过更多调控的增长率实际上是IMF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提倡和鼓励的。”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凯瑞·布朗认为,“中国政府现在不想让人们受制于一个数字的制约,中国政府要的是高质量的增长。”
两会期间,一连串政策措施和信息密集发布,提振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日本“东洋经济在线”网报道称,通过本次两会,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走向。如果中国的GDP今明两年都能达到6%左右,那么就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以色列商会联合会国际部主任朗卫泽表示,中国正致力于从制造业大国转向为引领高新科技的市场,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出台严格的环境法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在一步步实现既定目标,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切实为民,在寻求更好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有能力和条件来实现更好、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增长。”法国《回声报》援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话说。
经验:中国模式启示世界
过去一年,国际社会在惊叹于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对其背后的成功经验充满好奇。两会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从中可窥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
中国亮眼的脱贫成绩单,向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捷报频传。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8年工作中指出:“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中国精准扶贫已实施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此规模的减贫幅度在世界范围内堪称罕见。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认为,近年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和资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作出了贡献。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白伊塔尔曾多次受邀旁听两会,他非常关注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认为这都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推广。
日前,白伊塔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能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