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代表委员持续热议,大家谈认识、话落实,纷纷表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坚定信心不动摇——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实现如期脱贫我们充满信心!”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党委书记魏金龙代表说,新一轮脱贫攻坚,10轮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贫困人口,好政策落户山村,以前茅草房、杈杈房变成了平顶房,发展起橡胶、茶叶、甘蔗、畜牧、文化旅游五大产业,如今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接下来,我们要瞄准特殊贫困人群,精准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6年时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239万人,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目前,全国还有1660万人没有脱贫,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再急再难,也必须不折不扣完成脱贫硬任务。”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委员说。
信心来自制度保障。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代表说,当前脱贫攻坚构筑起“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全党全社会广泛动员、合力攻坚,为决战决胜贫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贵州今年将易地扶贫搬迁56万人,完善后续配套措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信心来自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石红委员说,在精准上下功夫,因贫施策,全州累计减贫5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下降到5%以下。下一步,必须坚持精准扶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让群众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路子找对头,脱贫有奔头。”陕西省山阳县安家门村支书宁启水代表说,地处秦岭腹地,村里人住在“七沟八梁”,过去想挣钱没门路。扶贫工作队进村,帮村里发展起中药材产业,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回去以后,我要把好政策告诉乡亲们,只要甩开膀子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咬定目标不放松——
聚焦深度贫困,坚决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到了紧要关头。代表委员表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既要保证如期脱贫,又要减少和防止返贫,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一鼓作气实现既定脱贫目标。
聚焦深度贫困。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260.95亿元,增长18.9%,增量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杨元忠代表说,今年州里主攻产业扶贫,努力实现粮改饲全覆盖,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务工全覆盖,力争全年减贫1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6%。他说:“尽管任务艰巨、困难不少,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政策实打实,我们要抓好执行和落实,完善扶贫长效机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魏金龙代表说,针对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今年中课镇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打造更加美丽的佤族村寨。针对群众关心的住房问题,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让村民住得舒心。
对标脱贫标准,焦点不散、力度不减。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为了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要努力让优质学校师资队伍结对帮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防止因病返贫。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委员说,接下来,要重点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稳定农村全科医生队伍,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