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待遇调整需纳入社会保险法
二○○五年至二○一九年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涨十五年
□ 本报记者 陈磊
“我的养老金又要涨啦。”3月10日早上,在北京市昌平区一个居民小区里,今年73岁的陈天河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头发花白的他在谈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国务院决定从2005年开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今已经连涨15年。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对于广大城镇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连涨15年当然是好事,毕竟养老金待遇调整是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需要将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纳入社会保险法或相关法规中,以确保待遇调整法定化,稳定退休人员预期。
基本养老金再上涨
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陈天河原籍河南省南阳市,如今住在儿子家,帮着带孙女。
17岁那年,部队到陈天河所在的公社招兵,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军人。几年之后,陈天河复员回家,刚好赶上一家国营煤矿到当地招工。
当时,在陈天河看来,如果能够成为国营企业的工人,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不但每月有工资,生老病死都由国家管。
陈天河报名后,很快就通过招录,成为这家国营煤矿的一名职工,端起了“铁饭碗”,户籍也迁到了煤矿所在的城市。
1992年,煤矿在当地为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陈天河是其中之一。陈天河得知,他参加养老保险之后,退休时不再由煤矿发养老金,而是由社保机构发养老金,这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2001年,陈天河退休,当时每月养老金1500多元。
2012年,他的孙女出生,夫妻俩从老家赶到儿子家,帮忙带孙女。
一转眼,他们已经在北京住了7年。他目前每月的养老金是3300多元,“去年国家涨了一次养老金,我每月涨了160多元”。
今年两会之前,对于今年是否还会涨养老金,陈天河的心里并没有底儿,毕竟国家已经连着涨14年了。在接送孙女上学放学时,他也经常听到老人们热烈地讨论此事。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包括“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陈天河告诉记者,当天看到消息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当日晚间,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其中透露了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安排。即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对于包括陈天河在内的企业退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2005年我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养老金实现15年连涨。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的涨幅标准,自己每个月大约涨180多元,每月养老金将超过3500元。
实际上,今年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有征兆。早在今年1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说,2018年,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元,规模还是可观的,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程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对于近亿名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5年上调当然是好事,毕竟养老金待遇调整是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鲁全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连续15年上调基本养老金,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年人需求层次升级
完善养老金调整机制
陈天河记得,自己刚退休时,家庭负担还是挺重的:妻子没有工作,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没几年,小儿子刚大学毕业。
“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也就没什么积蓄了。”陈天河说,有限的养老金除了用于家庭开支之外,还要补贴两个孩子。
好在几年以后,我国开始连续上调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要求上调基本养老金。
具体要求是,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调整方案,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实施”。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