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与民企共成长、共创新、共发展

2018-11-25 10:14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与民企共成长、共创新、共发展
  ——访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着如何落实政策、支持民营经济等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

  破解银行“三不”难题 打通民企融资血脉

 

  记者:怎么看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田惠宇:民营企业确实一定程度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存在“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三种情况。

  不敢做。前几年,有的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但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同步提高,导致不良贷款增加。为了加强管理,一些银行严肃问责,扣发奖金,甚至辞退员工。所以目前有的员工对于服务民营企业,有点“心理障碍”。

  不愿做。按照过去的绩效考核,重资产、国有、现金流好的企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型清晰,风险相对来说好控制。一笔大型国企10亿元的贷款,与一笔小微民企100万元的贷款,银行员工工作量差不多,但反映到绩效上差别较大。因此对于服务民营企业,有的员工觉得“吃力不讨好”。

  不会做。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换的时期,市场机会也由普遍性机会向结构性机会转变,对银行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经济的换挡期寻找机遇,发现更多更好的初创型、成长型企业,有的银行一线员工束手无策。

  记者:招行在解决“三不”问题方面,有哪些做法?

  田惠宇:过去30年,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凭借牌照和利差的红利就能发展得很好。但长期的同质化经营模式,致使商业银行没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方式,对新经济、民营企业的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近期,招行在分行绩效指标体系中增设“两小”企业考核指标,推动分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补贴的方式还原分行考核利润及净利息收入,引导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此外,对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按照“尽职免责”原则,建立不良容忍管理机制,打消一线业务人员对小微贷款“不敢做”的顾虑。

  服务好民营企业,关键是自身服务能力的打造,解决“不会做”问题。接下来,招行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行业研究能力培养。招行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院,力求逐步培养专业的行业研究、服务能力。二是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解决民营企业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大改革”重塑体系 与民企共同成长

  记者:招行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

  田惠宇:招商银行是1987年应改革开放而生的银行。由于出身和资源禀赋的原因,招行天然地将经营目光投向服务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人客户。

  首先是在战略方面,招行始终坚持服务民营企业。截至2018年10月末,招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36亿元,占全行对公贷款余额的42.7%,较年初增长343亿元;在2018年前10个月的对公信贷投放中,民营企业占比49.9%。

  第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持续改革创新。招行成立之初,就推出了上门服务的渔民信贷业务;上世纪90年代,招行与华为一起创新推出“买方信贷”融资业务。正是在支持和服务像华为、美的、腾讯、比亚迪等众多优秀民营企业的过程中,招行与民营企业共同成长壮大起来。2013年以后,招行提出以“服务升级”为战略转型路径,把“两小”企业作为业务重点之一。

  第三,组织架构改革。传统银行总分支的组织架构模式,很难满足创新需求。招行于2013年专门成立了战略客户部,集中各类资源,服务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这其中民营企业客户接近50%。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早在2015年初创期,招行就在其两轮股权融资中,通过招银国际及其他合作伙伴投入股权资金。

  总而言之,招行成立31年来,与民企共同创新、发展、壮大。招行有今天的成绩,特别感恩民营企业,如果没有他们,招行就无法成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更不会发展这么快。

  推进金融科技建设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让更多民营小微企业得到润泽?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