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2月24日电 题:承诺——记“大山里的老愚公”黄大发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李凡
“干部要大气,不要气大。”
“生活就像这水,是先苦后甜。”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记得入党时说的话。我还能为群众做一点事,一定不辜负党,不辜负人民。”
说这番话的人已经83岁了,满头白发,但眼不花、耳不聋,说话铿锵有力,腰杆挺得笔直,能流利背出当年的入党誓词。每天,他的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党徽,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
他叫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大山里的老愚公”。
发誓:“生命到哪一天,就干到哪一天”
1959年初冬,24岁的黄大发用蓝色水笔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道:我要求入党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有好大的力量办好大的事,有事与群众商量。我生命到哪一天,就干到哪一天……
黄大发从小父母双亡,他滚草垛、睡牛棚,靠给地主放牛过活。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的培养和远亲近邻的救济,让黄大发感受到温暖。他性格朴实刚毅、大公无私、敢想敢干,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
草王坝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特别是祖祖辈辈严重缺水,要步行几个小时到河里背水吃。地里打不出多少粮食,家家户户穷得起灰,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
水,对于草王坝,是救命的东西。螺丝河是理想水源,却相隔三重大山。黄大发对村民们承诺:“我一定要把螺丝河水引过来,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
没有技术和设备,黄大发就带着村民们攀岩走壁,靠原始方式确定等高线,用钢钎、铁锤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经过13年的艰辛施工,水渠完工了,但由于工程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终究还是没法把水引过来。
十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村里人灰心丧气,甚至有人说:“草王坝能通水,我用手掌心煎蛋吃。”
黄大发不服气,更不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利局年轻干部黄著文到草王坝调研,那晚,借宿在黄大发家里。
“我喝了两口茶水,看见杯底沉淀的泥浆,这水是从牛脚印里沉积的雨水,一点一点收集起来的。”黄著文回忆。黄大发对他说:“我一定要把渠修通。”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已是遵义县水利局副局长的黄著文下班回家,看见家门口站着一个冻得脸色铁青的人,磨破的解放鞋满是泥浆,露出发紫的脚趾头,单薄的衣裤上结着冰霜。是十几年没见过面的黄大发!
“草王坝大旱3个多月,地里颗粒无收,不能再让子孙受苦了,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边说,边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为了来找他,黄大发整整走了两天山路,黄著文心疼地说:“老黄,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争取项目也得先顾自己的命啊!”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县水利局初步测算,从螺丝河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很激动:“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黄大发懂一些水利技术,身上又有股拼命劲儿,县水利局最终批准了草王坝水利工程项目,拨付6万元现金和38万斤玉米,要求自筹1万元工程款。同时,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履诺:“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修成!黄大发下了决心,连夜回村开会。
政府的支持,让群众深受鼓舞。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去赶乡场,卖猪、卖羊、卖鸡、卖苞谷,这家20元,那家30元,连夜把钱送到黄大发家里。
在大旱一百多天的日子里,乡亲们硬是勒紧裤腰带,一天时间就如数凑足了集资款。时任草王坝村村主任张元华记得,煤油灯下,黄大发把一角两角伍角的角票,一张一张地理顺、叠在一起的时候,脸色特别凝重。一老一少两个男人,都不说话;泪水,在心里涌淌。
这不是钱,是乡亲们的心,是草王坝人的全部希望!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