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说 光影里的春节记忆
李徐铭
学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院 研究生院
年级 2017级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这是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的春节》,也是我儿时记忆最深、最有共鸣的一篇小学课文。尽管现在自己早已告别了孩提时代,但每每读及此文即使身处异地他乡也常心驰神往。不可否认,春节这一蕴含亲情、乡情和家国情的盛大传统节日,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是无可替代的。纵然在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的40年里,它随着人民的生活和时代的变迁被注入了新的内涵、有了更多独具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但不变的是其始终折射出的炎黄子孙心中深深的情愫,是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父辈们节日里的忆苦思甜
“我们小时候过年,哪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幸福。那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们又多,新年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们穿破了或者穿不下了之后母亲给改制的,最多家里收成好的时候给纳双新鞋,但就是那样我们也开心的不得了,天天盼着过年。殊不知其实过年开心的也就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父母亲反倒是比平常更累、更辛苦。”
这段话是我有记忆以来父亲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当全家换上新衣时都会说的,也许是因为小时候那段艰苦朴素却又异常深刻的岁月与自己亲历的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的沧桑巨变之间的强烈碰撞,让他觉得这种不厌其烦是对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
“想起来,当时年夜饭也会有一碗鱼、一碗肉。但这鱼和肉其实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当作招待上门拜年客人的‘摆设’,俗话说‘有鱼有肉,不算委屈’嘛。然而客人们实际上也鲜有动这两碗当时难得的美味的,不是因为不馋,而是由于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彼此都深晓对方的苦衷(这两道菜是无法复制且用来撑门面的),从而形成了一种默契。所以,当时一般出去拜年前,长辈们都会对饥肠辘辘的小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他们不能去夹这两道菜。而这两道菜呢,在整个正月里几乎是被主人原封不动地端进端出。直到正月结束‘长满白毛’时,才会被全家人‘享用’。原本自己觉得要是能天天过上这样的日子也很幸福了,但是改革开放帮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幸福,也让我们明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断的奋斗就能创造自己想要的幸福。”
我想,正如父亲忆苦思甜的那样,改革开放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它让中国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更是因为它让中华民族从此变得意气风发且敢于有梦,能昂首阔步地迈向新时代。
春节“衣、食、行、乐”的变化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望一路走来的40载峥嵘岁月,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老百姓春节里“衣、食、行、乐”的变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勾勒出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见证了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40年弹指一挥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原本真切反映老百姓穿着的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早已尘封在历史当中,购买新衣也不再只是过年时的“奢侈”而成了家常便饭。服饰也从黑灰时代的“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转向追求个性与时尚,以至于我们当下穿衣最尴尬的事就是“撞衫”。这些点滴无一不鲜活映衬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民以食为天”,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于烟火氤氲间透着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其中每年岁末那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尤其是中国老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一段关于年夜饭变迁的视频触发了我们一家人的回忆。从40年前舌尖上单调与苦涩的记忆,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无肉不欢,从原先简单追求吃饱到现如今的注重健康,从以家庭自制为主到年夜饭“下馆子”形成风潮……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发展水平的生动折射,让我们这些有幸生长于新时代的“吃货”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味道,“嚼”出了满满的幸福。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