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抱着小猩猩去儿童医院 父女两代饲养师回忆动物园趣事

2019-01-15 17:17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广州动物园父女两代饲养师回忆动物园百态趣事

  抱着小猩猩去儿童医院

黄玉燕喂老虎。

黄玉燕喂河马。

  黄玉燕

  拥有60年历史的广州动物园,陪伴了几代广州人成长。如今,广州动物园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升级,无论是基础建筑,还是动物居住环境都不断改善。广州动物园不仅是广州街坊的“集体回忆”,还成就了一代人一生的坚守。

  在这里,就有这样一个“父女档”的故事,父亲黄炳炽是动物园资深饲养师,女儿黄玉燕继承父业,继续在广州动物园服务。他们父女俩见证了动物园的诸多欢乐。

  近60年来,黄炳炽和黄玉燕两代人接力,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动物身上,广州动物园的百态趣事从他们口中娓娓道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苏赞 图/广州动物园提供

  1955年,黄炳炽调入中山四路的旧动物园,成为动物医生。黄炳炽回忆,“当时只有长颈鹿、黑熊等一百多种动物。”因为旧动物园太小,1958年1月,动物们开始搬至沙河顶的新建空间,也就是如今的广州动物园。

  当时,黄炳炽作为“动物专家”参与了搬家的全过程,不少趣事直至晚年依旧记得。他对那只名叫“八宝”的缅甸象印象尤深。

  原来,“八宝”体重远超当时一般的载重车的载重上限,连卡车也运不了。黄炳炽在晚年回忆中提道,“只有让它在马路上走去‘新家’,但‘八宝’一路上很听话,也很威风。”

  黄炳炽回忆,“八宝”和另一只大象生了四个孩子,个个机灵聪明,会吹口琴和打鼓,在当时很受小孩喜欢。不仅如此,当年动物们还有过全国巡演的“威水史”。搬家后没多久,黄炳炽和七八个同事便带着狮子、老虎、狗熊、猩猩们一起出发。于是,湛江、柳州、许昌、哈尔滨、青海、新疆……他们每到一地便动手搭展场,租木方搭栏围,场场热闹。

  “毛孩子”看病去儿童医院

  后来,黄玉燕出生。她回忆道,“小时候,每年春节就会和母亲到动物园住上一个星期,自己对整座动物园十分熟悉。”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动物园,“因为家在花都,可能平时一个月就回去几天,在饭桌上也时不时说些动物故事。”

  1985年,黄玉燕从学校毕业后,也当上了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平时大家觉得动物们天天一个表情,其实观察久了就发现他们可有趣了。”在当时,饲养员的工作意味着清洁垃圾粪便、喂养动物、保育后代,工作量大而且辛苦。但黄玉燕在与动物的朝夕相处中喜欢上了它们。

  “你希望它们身体健康,就像带孩子一样。”她回忆说,1991年一只出生没多久的黑猩猩得了点小病,当时就是自己抱着它去到广州市儿童医院。

  小黑猩猩出生时才手掌大小,因为它妈妈不带它,只能由黄玉燕人工养。那时,黄玉燕近一周时间都在医院照看,不少街坊围着窗户看这个“多毛宝宝”,令她哭笑不得。

  给动物起名字做朋友

  自1985年进入动物园工作以来,黄玉燕接触了灵长类、肉食类、草食类、鸟类等多个珍稀濒危物种。其中,她先后参与了华南虎、黑猩猩、河马、黑羚羊、狮尾猴、浣熊等幼仔的人工哺育工作,取得100%的成活率。

  在动物园里,包括20头河马和一大批黑羚羊、海南坡鹿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都是黄玉燕的“孩子”,经过多年的保育工作组成了“大家庭”。

  在动物保育领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动物园里不少工作人员提到黄玉燕的“秘籍”,竟是给动物们起小名。原来,黄玉燕经常与动物交流,喜欢给保育的每个动物取一个小名,“像它有怎样的性格或外貌有什么突出的,以此起名。”

  此前保育河马时,黄玉燕便说,“河马亲水,所以它们的小名都有‘三点水’,像‘清清’‘涓涓’。”喂食时,她便站在河马池边,一边往河马的嘴里丢胡萝卜,一边叫道:“清……吃饭了!”而平时,黄玉燕接触动物前总会先叫上它的名,跟它说“想你了”。“就算是野生动物也是会共情的,会和你友好些。”她说。

  也正是这种对动物堪比带孩子的爱心,黄玉燕总能细致观察出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环境,帮助它们更好地繁殖。

  为动物奉献所有青春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