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刀 最柔的心
一把手术刀为无数盲眼人点亮人生
陈伟蓉的诊疗桌上摆着各种玩具。
为小患者检查前,陈伟蓉先用玩具逗乐对方。
“我很想知道,当两岁多的孩子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这美丽而温暖的世界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用一把手术刀为无数盲眼人点亮人生的陈伟蓉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因为喜欢,因为有人需要我。”她说,“那么多原本看不见这个世界的孩子,我让他们重见光明,让他们有了美好的未来、快乐的人生,那么多原本没有光明希望的人,我给了他们希望。这种快乐,是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能带来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恭喜你啊,宝贝!”在日前播出的《广州故事》纪录片第3集《心旅》里,著名眼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在手术结束时,对着手术台上仍在全麻中的五岁患儿冯伟业说。在这部纪录片里,陈伟蓉与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小伟业之间的故事尤为令人动容。小伟业对她似乎“缘起前世”的喜欢和信任、他用一双小小的手捧住她的脸、跌入彩色世界后他对一切颜色的好奇……都是让人眼眶湿润的柔软。对于平均7分钟就可完成一台白内障手术、在业界享有“陈一刀”美誉的陈伟蓉而言,这可能不是最复杂的一例手术,但对于从一出生就堕入黑暗的小伟业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道光。
她抱起小伟业,小伟业再一次用小手捧住她的脸
小伟业的幸运,始于2017年10月28日陈伟蓉在广东阳江的那次义诊。那天,一个年轻人把一对双目失明的父子带到了她的面前。儿子就是当时4岁的小伟业,年轻人是他的叔叔。陈伟蓉先检查父亲的眼睛,已无手术的可能,再看小伟业的眼睛,也是希望渺茫。“小伟业一听到我的声音,就扑进了我的怀里 ,他用手摸我的脸,用自己的脸贴我的脸,亲我,好像是很久以前就认识我。”她说,那一瞬间,孩子的拥抱击中了她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
一周后,小伟业的叔叔带着他来广州。经过全面检查,陈伟蓉发现孩子的右眼视网膜完全脱离,但左眼还能追光,角膜面上没有出现带状变性。“如果把他治好,他不仅能看到光明,他还可以照顾父亲,分担叔叔肩负的重担。”陈伟蓉说,尽管很多同事说孩子已经没有希望,但陈伟蓉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2018年1月5日,小伟业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很顺利。手术之后,还未拆“眼包”的小人儿一听到她的声音,就主动扑进了她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她。当陈伟蓉为他揭开“眼包”那一刻,小人儿再次用脸轻轻地贴近了她。因为隔得近,陈伟蓉清楚地看到了他脸上的微妙变化,他好奇地看着她,看着周围的世界,如饥似渴地用眼睛看每一种颜色。“你都还不认识我呢。”她抱起小伟业,小伟业再一次用小手捧住她的脸……
“那一刻,那张羞涩的笑脸,让我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陈伟蓉说,她还有一份牵挂在遥远的塞内加尔。2018年12月,她和她的医疗团队来到塞内加尔。那天,一个老奶奶领着一个9岁的小女孩来到诊室。女孩漂亮安静,穿着好看的花裙子。
“在塞内加尔,去两个地方一定要着盛装,一是去朝拜,一是去看医生。”陈伟蓉说,当天她听说,奶奶得知中国医疗队要来,很早就来做了登记。女孩叫Fatour,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陈伟蓉说,根据我国对援外医疗的要求,一般不为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做手术。但是,陈伟蓉被女孩对光明的渴望唤起的柔软医者之心不忍拒绝她。她帮女孩做了检查,发现她的先天性白内障分型是所有类型中愈后效果最理想的,她决定帮女孩做手术。
做了第一只眼睛后,女孩马上就有0.5的视力。可援外医疗团队第二天就要离开。正当援外团队一片扼腕叹息时,他们接到了塞内加尔总统夫人增加十台手术的请求。当女孩第二只眼睛的“眼包”摘开时,一直都没有笑过的女孩,终于露出了羞涩的笑容。“那一刻,那张羞涩的笑脸,让我觉得再辛苦也值了。”陈伟蓉说。
“因为喜欢,因为有人需要我”
“来,宝贝,到婆婆这里来。”“宝贝,你今天乖不乖呀?”在陈伟蓉的诊室里,经常会听到她跟孩子这样的互动。在她的诊疗桌上,摆着各种颜色鲜艳的拨浪鼓、彩色摇铃、哆啦A梦玩偶,她说,来看病的很多是孩子,这些玩具是她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法宝”。给孩子检查眼底只需不到一分钟,但把孩子哄到仪器前,很多时候要花十分钟甚至更长。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