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扑、闪、挪,摇头摆尾、昂首翻滚……14日下午,湖南资兴市蓼江镇秧田村94岁老人李胜江向前来学习舞狮的青年耐心传授基本功,“有人愿意学我真高兴,只盼这项技能不要被时间遗忘,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胜江是当地有名的舞狮人,20多岁开始学习舞狮,是“蓼市瑞狮”的第二代传人。与“狮”共舞已七十载有余的李胜江虽年过九旬,每年春节依然坚持为大众表演当地传统“蓼市瑞狮”,以此庆祝新年,传递美好祝愿。
刚刚过去的大年初九,是秧田村祭祖的日子。李胜江特意带着十多个徒弟来到祠堂,表演了一段“蓼市瑞狮”为村民助兴。
“蓼市瑞狮”起源于清朝末期,已有100多年历史。李胜江介绍,与常见的舞狮不同,“蓼市瑞狮”没有上桩、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而是讲究模仿狮子的一举一动,力求做到惟妙惟肖。
“师公举着狮头踩着锣鼓的节奏,灵活地表演舞狮,一招一式栩栩如生,矫健的身手、有力的步伐,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在表演。”说起李胜江的表演,30岁的徒孙李仁飞赞不绝口。
“狮子洗脸”“狮子睡觉”等都是“蓼市瑞狮”的传统动作。李胜江不仅继承传统,还结合资兴当地习俗自创了“狮子偷青”“狮子捞月”等新动作。
“狮子偷青演的是狮子吃了菜后就睡倒,吃得肚子胀了还要把菜毁掉,菜根不能吃,还要吐出来,这一连串的行为、情绪都要表演到位。”说起他的拿手好戏,李胜江格外高兴。
有着一身舞狮技艺的李胜江也有担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众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舞狮渐渐变得无人问津。李胜江组织的舞狮队也不得不解散了。
“以前娱乐活动少,每次有耍狮子、打拳表演,村子里的前坪总是人山人海。”回想起曾经的盛况,李胜江兴奋了几秒瞬间又有些失落:他的大徒弟70多岁,小徒弟也50多岁了,愿意学的年轻人并不多。
尽管如此,李胜江却从没有放弃过舞狮这一行当。每年春节期间,他总会在村里义务表演。“我现在真是舞一次算一次了。”
这几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舞狮这项传统娱乐活动又重焕生机。2017年,“蓼市瑞狮”入选资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时有返乡的年轻人开始向李胜江讨教舞狮的绝技。
李仁飞说,他现在已经能够担任舞狮尾这一重要角色了。“村子里面几代人聚到一起舞狮,很有意义,大家也非常开心。”
“传统艺术关键还是要靠年轻人来传承。”秧田村村委会主任段晓明说,村民们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与更多支持,让他们把“蓼市瑞狮”发扬光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