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平台: 撑起上海科技创新一片天
大型国企、外企聚集,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的上海,其科研实力足以令人歆羡,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也足够旺盛。但是,在研究成果和产业产品之间却隔着一道道屏障。布局建设一批以研发与转化为核心的功能型平台,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天堑,让其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四梁八柱”,撑起上海科技创新一片天。
自去年2月上海市正式实施《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上海市首批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分别在平台上获益,平台公共服务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行业和国际影响力正在形成。
为抗肿瘤新药研发节省上亿元
“如果没有张江的冻干粉针剂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线,GR007不可能这么快进入临床试验。它还为我们节省了上亿元资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韩伟说。韩伟团队租用的是制剂GMP生产线,为GR007临床试验提供样品。GR007的中文名为“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正常细胞的保护剂,能预防、减轻肿瘤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据韩伟介绍,这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化疗正常细胞保护剂,申请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已获批,并在中、美、欧三大主要市场获得授权。
为了把这种广谱性抗肿瘤化疗保护剂推向临床,必须通过GMP生产线生产临床样品。如果自建生产线,需要花费上亿元以及两年左右时间,这对新药研发机构来说,代价太大。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生物医药功能型平台,只需支付数十万元成本费,就能进行样品生产。
生物医药功能型平台围绕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产业化、市场化主要环节为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提供“一站式”新药研发新技术评价体系、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评估和转化等专业服务。该平台作为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具有开放性、专业化、市场化的竞争优势,大大促进了产业跨越式发展。
培育智能制造的“五朵金花”
在远离繁华喧闹市中心的临港,上海智能制造平台的汽车动力总成关键零件智能制造集成验证线现场,科研人员借助国产化数控系统的加工数据对设备进行调试;在生产线的一端,智能视觉机器人正将缸盖搬运到传送带上。由汽车企业提供零件毛坯和工艺要求,国内外制造装备企业提供软硬件产品,上海交大组织关键技术攻关,一条技术集成验证线串联起汽车用户、制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的诸多环节。
“要解决汽车动力‘心脏’卡脖子难题,只做研究,没有自己的工艺装备是不行的。有了国产化的机床、装备、刀具等硬件,数据才能联通,才能谈智能制造。”上海交大大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隼向记者展示着集成验证线上的导轨、转台、丝杆、电主轴、刀具、数控系统等国产化设备。
从科研成果到产品,实现从1到10的跨越,是个“死亡之谷”。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型平台规划了“两条线”在“死亡之谷”上架起了桥梁。其中的一条就是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制造集成验证线,为企业提供测试验证产品生产质量及可靠性。
上海智能制造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系统方案测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连接高校科研机构技术研发与上海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应用,打通知识—技术—产业之间的障碍与链路,带动上海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3年来,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在汽车动力总成高端智能制造、航空发动机测试验证、燃料电池、轻合金材料、核电测试装备方面培育出了智能制造的“五朵金花”。此外,这5朵硕大“金花”的周围,产业链条上10家混合所有制公司成长的“小花”正在破茧而出。
打通机器人技术转化之路
“以前在高校,和市场接触的机会不多,虽然研制出三代助行康复机器人的样机,但总觉得离产业化还有一点距离。”2018年初,上海大学郭帅教授把团队研发的助行康复机器“iReGo”带到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让可靠性团队的研发人员“把脉”,结果发现了不少问题。
可靠性是制约国产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智能化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国内机器人企业多是起步不久的创新型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新技术新产品急于投放市场,根本顾不上投资巨大的可靠性研究。而缺乏了可靠性,则让机器人技术“雷声大、雨点小”,产品在市场走不远。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