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长阳2月16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一根网线搭起助学桥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16日早早地来到工作室,打开手机和电脑上网对账。她仔细地把每一笔账登记在电子表格里,并同时在纸质表格中也誊抄一份。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汇款是资助人对我的信任,是大山里孩子的希望,绝不能有丝毫差错。”刘发英告诉中新社记者,所有助学款项,她都会一笔一笔在“英子姐姐助学网”上公开。到账后,要么专程送到孩子手上,要么汇到指定账户,收条和汇款单均复印存档,也会在网上公开,确保资助流程和结果“全透明”。
从2005年起,刘发英以网名“英子姐姐”名义从事网络助学工作。从此,她用一根网线,搭起了一座沟通世界的助学桥梁。截至目前,刘发英募集助学善款累计已达205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一对一”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两万人次。
记者近日在“长阳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看到,参与助学的爱心人士名单贴了整整一面墙,有的是真名,有的是网名。
刘发英介绍,这1900多名爱心人士遍及世界各地,但与她见过面的不足百人,而他们却连续数年定期将资助款如数汇给她。这是信任,也是她坚持做网络助学的动力。
最初,助学并不顺利。为打消网友顾虑,刘发英用了最“笨”的办法: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家庭,确定资助对象,把资料一遍一遍地发给网友;让资助者与受助者“一对一”对接,资助流程和结果全程透明公开,不从资助款中提留一分钱管理费用。至于必需的工作经费,如电话费、交通费、取款手续费等,都是她自己贴。
十多年来,刘发英累计书写了20万字贫困学生信息,走访慰问、送助学款累计行程3万余公里,建立了150多本网络助学资料。
刘发英这种一对一的“笨办法”和“全透明”的助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获得了越来越多捐助人信任,爱心款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汇来。
2011年,香港道德会会长霍宗杰一行到长阳花坪小学考察。霍宗杰只问了她关于资料来源和资金使用两个问题,便确定刘发英网络助学“资料百分之百真实”“资金没有一分钱截留”。一周后,25名学生资助款就汇到了刘发英账上。截至目前,香港道德会已资助长阳累计金额近百万元。
华裔日本友人潘喜华通过与刘发英网聊后,在日本“在日工作者联盟”中开辟了“IT民工助学棚”,为贫困学生筹集资助款,潘喜华所在企业负责人吉本也加入到了助学行列中。
还有在韩国求学的冯冠军,不仅成为资助人,还建立了该助学团队在韩国的义务联络点,发动身边朋友支持“英子姐姐”网络助学。
“如果没有这些资助人和志愿者,3000多个山里的孩子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刘发英说,网络是虚拟的,但网民的力量却是真实的。
如今,参与“英子姐姐”网络助学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遍布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助学范围已不局限于长阳范围内,而是扩展到湖北和湖南两省。
随着“英子姐姐”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商家想与刘发英合作,在做商业推广同时“顺便”助学,她都明确拒绝了。她说,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只做最纯粹的网络助学。(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