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即将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施工图”和“任务书”,涵盖了100条举措,明确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按照“三步走”进行安排,2035年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耿旭静)昨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出席发布会,介绍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思路。省大湾区办主要负责人通报了我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两份文件的起草背景及主要内容,珠三角9市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大湾区办主要负责人与广州、深圳、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林少春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全省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携手港澳全力以赴抓好《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把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以连通、贯通、融通为重点,推动规则相互衔接。二是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强化跨境基础设施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携手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五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携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六是加快推进合作发展平台建设,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大湾区办牵头组织起草了《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形成了我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实施意见主要着眼长远发展,对标大湾区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对未来十多年我省要重点推进落实的大事要事进行谋划,突出战略性和协调性。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是着眼中期安排,把近中期看得比较准的、可以加快实施的重点工作进行分工部署,进一步量化阶段性目标。
推进大湾区建设按照“三步走”
据介绍,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大湾区办牵头组织起草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目前,《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即将印发实施。
《实施意见》明确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按照“三步走”进行安排:第一步到2020年,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协调联动、运作高效的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在规则相互衔接和资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第二步到2022年,大湾区基本形成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第三步到2035年,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实施意见》指出,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九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三年行动计划》把近中期看得比较准的、可以加快实施的重点工作分解为9个方面、共100条重点举措,体现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中期安排。
此外,广东省大湾区办还在研究制定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各部门,加强督促协调,加快推进实施。
粤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协调机制加快推进
据介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了多项进展。
广东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中央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同时,粤港澳三地推进大湾区建设协调机制也在加快推进。
广东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中科院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两大科学装置正式开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深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151个。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