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接近尾声,商洛市将有十三万户住进城镇
搬出大山 60万移民的新生活
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的五龙社区。这里是镇里面积最大的一片移民安置区。
3月9日早上八点,吃过了一碗拌着酸菜的面糊汤,李成(化名)就扛着锄头出门了。他得赶在这两天把洋芋种上。今年,他的动作稍慢了些,别人家种的洋芋苗已经冒头了。
李成摆弄的这块地并不是真正的耕地,而是高速路基上的一块石滩,虽然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干惯了农活的李成还是闲不住。
61岁的李成是山阳县高坝店镇桥耳沟村五组人,因为老家发生了泥石流,村里的土地和房屋都被泥沙淹没。在政府安排下,全村整体搬迁,统一住到了镇里的安置房中。
像李成这样的新移民,在商洛市还有十三万户。在政府启动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他们走出大山,来到城镇生活工作。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书记宁启水也提及了自己家乡扶贫搬迁的事情,提交了《关于继续加大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宁启水说,自己的家乡属深度贫困地区,处处山连山、峰连峰,全村1000多人分散居住在“七沟八梁”上。到现在,全村10个组,仍有4个组不通路,村民购买生活用品,都要自己背着背篓翻山越岭。
宁启水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后,他所在村的4个组共120多户村民,都被划入了整体搬迁范围。“现在4个组还剩下30多户居民,今年都将迁走。”宁启水说,村民们都是心甘情愿搬走的,因为国家政策很优惠。而异地搬迁,确实能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3月上旬,新京报记者探访山阳县移民搬迁现状,了解这些走出大山的新移民们的新生活。
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移民新区,社区工厂成衣制作车间的女工们正在工作。这些女工都是山里搬来的移民。
“无名社区”
李成个子不高,精瘦,头顶已半秃,握着锄头的手被风吹得发红。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脚下的这块地让他头疼。村里已经没人记得是谁最先发现的这块地,只记得大约在三四年前,大家都开始圈地,每家用石头圈起一小块范围,清理、翻土、播种。
但这里并不是种菜的好地方,李成在这里圈了不到三分地,用了大半年才把表面的石块清理干净,但还有更多的石块埋在沙土下面,一锄头下去,金属碰到石头,发出铛铛的声音。他第一年也是种了洋芋,快收获时,遇到暴雨,不远处的小溪涨水漫上来,把地淹了,什么都没得着。
最近几年,李成明显感觉体力不行了。“腰不行、腿不行、关节也疼。”
就算收成好,这不到三分地也收不了多少洋芋。“能种点就少买点。”李成说,“反正也是闲着。”前几年,他还出去打工,给人家盖房子,但自从跨入60岁,所有的工作机会都向他关上了大门。
李成现在住的社区是高坝店镇上建设的第一批移民安置房。和高坝收费站相隔不过三百余米,白色的联排二层楼,灰色的瓦顶,屋檐的顶端向上翘起,仿徽式建筑的样式。每套房子一百多平米,上下两层。由于一直没有取名,被称为“无名社区”。
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无名社区”里更多的是像李成这样的老年人,还有照顾孩子的妇女。
除了做饭和照顾家人,女人们偶尔也种种地,有时聚在一起打麻将消遣时光。早先几年,张红(化名)也是她们中的一员,但她不常玩,她喜欢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绣十字绣。现在家里墙上挂的装饰画就是她自己绣的,绣着紫色的玫瑰花和钻戒,旁边写着真爱永存。她还有一件一米多长的风景画没绣完,用了一年只绣了一个房子。
今年刚过完年,她在高坝收费站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负责擦洗收费的小屋和打扫院子,一天做五六个小时,每月拿900块钱。
对于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来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并不困难,但让他们抛弃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融入城镇生活,却并不容易。
桥耳沟五组的村民们刚搬进社区的时候,每栋房子之间还隔着一条巷道。但很快,有人在巷道里搭起了厨房,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进行了这番改造。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