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那曲市色尼区古露镇四村青饶:“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

2019-03-24 18:18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翻身农奴、那曲市色尼区古露镇四村青饶:“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 

  身份背景:

  青饶,女,生于1947年,现年72岁,那曲市色尼区古露镇四村居民。

  青饶一出生就被寄养在亲戚家里,从没有见到过亲生父母。民主改革前,她和亲戚一家五口人隶属于“羌日六部”中的桑雄部落,当时全部草场都归森巴拉让所有,青饶一家属于纯牧奴。从记事起,青饶白天放牧、做苦役,晚上冷得只能搂着牲畜睡觉,吃不饱、穿不暖。

 

  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黑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拉开了那曲民主改革的序幕,也让青饶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三月中旬的羌塘,依旧寒风瑟瑟,难得的几日艳阳,召唤着藏北春天的到来。

  从那曲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位于318国道旁的古露镇四村。眼前一排排整洁的小院与蓝天白云、深黄的草场相互辉映,景致别样美好。

  围坐在青饶家的牛粪炉旁,老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点点滴滴。

  “我一出生就被寄养在亲戚家里,从来没有见过亲生父母。自记事起,就感觉自己连牲畜都不如,它们还有草吃,有地方住;我们没有吃的、穿的,更没有住的地方,说错话还要被割掉舌头,这种日子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青饶老人有些哽咽地说。

  8岁开始,青饶就和家里的大人给领主放牧。天还没亮就出工,晚上牲畜都睡了才能在牛圈里蜷缩着睡一觉,挨骂挨打更是家常便饭。

  “每天看着领主家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吃肉、喝牛奶,穿得暖暖和和,住得舒舒服服,心里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啊!”老人叹息着说。

  青饶老人清楚地记得,10岁那年,她和一起放牧的小伙伴学唱了一首牧歌,歌词大意是“安分守己也有罪,无缘无故被鞭抽,没完没了被责骂,这种痛苦难忍耐。”被领主知道后,被打得遍体鳞伤,差点还割了舌头。

  “我被打得好几天都下不了床,家里人冒着被剁手的危险,偷偷挤了一点羊奶回来,晚上悄悄喂给我喝。”说到这里,青饶老人掀起后颈的衣领,露出一道深深的疤痕,气愤地说:“这就是当时留下的,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狠心!”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藏北高原,苦难深重的奴隶们看到了希望。

  在民改干部和解放军的帮助下,青饶家分到了3头牛、5只羊、2顶帐篷。老人激动地说:“自己翻身做了主人,日子有了盼头,特别开心!”

  18岁时,青饶嫁到了卡那村(现在的古露镇二村)。当时家里有4口人,白天,她负责为集体放牧,晚上到政府办的夜校学习。“是共产党解救了我们,让我们有吃、有穿,还有书念,大家对此很感恩,做事也很积极。”青绕回忆说。

  1980年,集体生产下放到户,青饶家分得了12头牛、20只羊,幸福的日子更有了盼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青饶老人的儿女相继去世,只留下了两个孙女,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又陷入了困境。

  “感谢党和政府,从各个方面照顾我们家,生活又有了希望。”青饶老人说,“古露镇党委、政府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先后把我列为分散供养‘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高龄老人补贴对象,现在,我一年的各种补贴收入就有9000多元,镇里和村里还会不定期地给我送生活用品,帮忙做一些家务,让我衣食无忧。”

  而最让青饶老人高兴的是,2018年,她和两个孙女搬到了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上了100多平方米、带玻璃棚的小院,两个孙女一个在昆明上大学,另一个在那曲市上高中。

  现在,青饶老人虽近耄耋之年,却不忘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她积极参与“双联户”创建工作,2014年到2017年,先后荣获区、市、县、镇“先进双联户”称号。“我本来什么都没有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一切,我会尽我所能回报社会,为群众服务。”青饶老人自豪地说。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