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整个社会经历了“突然暂停”和“缓慢重启”的艰难过程。危急时刻方显担当本色,中国政府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共克时艰,展现“硬核”本色,使我国成为全球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
城乡规划领域在转型构建中直面着这一变革性的重大冲击,后疫情时代的城乡规划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近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联合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城乡规划》杂志社、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组织了题为“后疫情时代城乡规划变革”的线上公益访谈。
访谈邀请了卫生、规划、地理、经济、社会、文化、治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十几位专家,为公众深度解读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面临的重大变革。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需要服务于人民,新时期在面临多学科、智慧型、生态化、以人为本等多需求的复杂局面下,如何更好的为广大人们群众提供更健康、更快乐、更平等、更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历史、当下、未来对规划行业提出的重要要求。
1 全民攻坚,“城市医生”为健康而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针对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管理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疾病的传播是一个大循环,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疫情防控能够快速取得成效,得益于良好的城市管理能力和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打响了全民攻坚战。本次防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我们都是通过非常早期的介入、积极的干预、民众的配合,才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认为:“我们中国的民众就是“硬核”民众,没有这样的硬核民众,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住。防疫的关键就在于大家是否将它看作是全社会共同需要完成的事情。“
在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全民防控的严峻时刻,作为“城市医生”的规划师们主动请缨,走向前线,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规划工作中。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发出“女规划师关注疫情发展”的倡议。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洁牵头,以汪云、王芳、唐梅、张琪等女规划师为核心的一支“规划铁军”,20余人全力奋战、冒雨踏勘,在不足三日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防疫医院的规划论证工作,提出综合总规、交通、市政各方面的规划方案,24小时内完成了防疫医院红线范围图、权属图及规划控制图等必要的图纸,为设计施工图制作及开工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武洁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武洁表示:“武汉的‘规划铁军’为取得战‘疫’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我们深爱的故乡和人民,规划人一直在前行。“
2 众志成城,规划行业砥砺前行
2.1 城乡规划为城乡“健康”而生
工业革命后全球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当城市人口密度增高、垃圾处理不及时、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空气流通不畅时,病毒就会滋生。现代规划学科正是诞生于城市应对疫情的公共卫生管理需求。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
“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指出,“一方面,大城市中的高密度人口是传染病快速传播的潜在温床;另一方面,大城市的优势在于医疗卫生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如果加以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人口密集并不会成为传染病、病毒流行的一个必然因素”。
正是城乡规划学科和行业与“城市病”的长期“斗争”,才诞生了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一系列建设和环境标准,例如房屋通风条件、日照间距以及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
朱介鸣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和
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朱介鸣表示:“新冠病毒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公共卫生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概念,而是很实在地影响着日常生活的一个事件。新冠疫情会对规划行业提出很多新的要求,鉴于新冠的传播模式和居家隔离措施,未来城乡规划和治理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对于住宅成套设计、人均居住面积相关标准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规划重点之一。”
城市规划指导下的硬环境建设相对容易提升,如果有足够的投资倾斜,可以在短期内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尹稚 指出:“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才是解题的关键。”
尹稚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共卫生理念要做到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是一个更为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2.2 智慧规划赋能城市
疫情爆发后,我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关键在于精准的联防联控,包括检测发现病人、密切追踪接触者以及实行社区管控、道路管控、输入性人群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在这其中,大数据应用和社区管控功不可没。
林伟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和类脑智能研究院教授
类脑院副院长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和类脑智能研究院教授,类脑院副院长林伟提到“此次疫情期间,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对疫情传播进行追踪、研究;并从影像层面快速进行疾病诊断、病毒溯源和解析;通过无人、无菌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传递分配”。这体现了”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先进理念。
龙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龙瀛指出:“颠覆性技术将深刻影响我们的城市空间和社会运行,需要更广泛和深入地关注这种未来人居。”面向追求智能、生态、韧性、健康城市的新要求,规划学科和行业也必须用最前沿、最科学的技能武装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唐亚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唐亚林指出:“大城市社区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个战略空间,通过居家隔离、社区隔离、社区的联防联控,有效实现了对疫情的科学监控管理。”
2.3 合理规划为人民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远认为:我国原来的城镇化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和土地的城镇化。而此次新冠疫情为反思城市发展模式带来了许多思索,传统城镇化模式忽视了“人”的因素,忽视了人的福利、人的健康、人的幸福。
任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的城镇化模式需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从‘城’的城镇化过渡到‘人’的城镇化。它表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以及在城市空间之中,应该要支持人的福利,支持人的生活。
3 双轮驱动,丰富多元城乡生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张军提出:“过去几年,我国线上经济的发展一直很迅猛。但是,还没有遇到过一次像新冠疫情这样的事件,让广大民众都开始把大部分的经济活动、社会交往转移到线上。新冠疫情以后,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双轮驱动,线上经济、线下经济会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学教授
疫情期间,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纷纷开始探寻线上模式。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朱顺龙指出:“线上博物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加之多媒体、融媒体的方式介入,使其传播更加具有生动性。作为公共文化载体,博物馆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对其运营也会带来相应的思考与改变。“
朱顺龙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而当下,因为线上对线下的替代,线下经济生活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但并不意味着线上会完全取代线下。任何事物都存在其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线上体验增多,线下则会显得珍贵。反之亦然。
结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专业解析,让相关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对当下城乡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所处的阶段、未来的发展建立正确的认知,为城乡规划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愿世界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