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全程16.5元 京原线上慢火车沿线村民的“公交车”

2020-10-16 15: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京原线上慢火车沿线村民的“公交车
  6437/6438次列车往返北京西站与山西大涧站,全程16.5元;低廉价格、密集设站为沿线村民出行带来便利

  6437次列车上,乘务员推着小车售卖食品饮料。A08-A0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奇峰塔站副站长许海光在车站内巡视。

一位乘客展示自己的车票,票价仅为两元。

6437次列车停靠在中途车站,乘务员帮助旅客搬运轮椅。

  9月27日下午五点半,北京西站10号站台,一列绿皮火车整装待发。深绿色的车身布满了煤炭燃烧后留下的黑色印记,车顶上还有两排形似“蘑菇”的通风孔,移步至车边,鼻腔立马蹿入了一股淡淡的“锅炉房味道”。

  每天下午,这趟6437次列车都会准时从北京西站鸣笛出发,沿着京原线一直向西南,穿越燕山、太行山、五台山,沿着拒马河的方向继续前行,最后抵达山西大涧站,这里是北京铁路局管辖范围的最边缘。

  这是京原线上唯一一列站站都停的列车,比公交车还便宜的价格备受青睐。沿线村民借这列车外出求学、购物就医,也借这列车每周末去百里峡、十渡“跑礼拜”打短工。

  票价二十年没涨

  “来让一让”“我放个包”,距离发车还有20分钟,扛着大小包裹的乘客涌入车厢。这是一列卧代客列车,全部只出售硬座车票。旅客们大多会按照各自的喜好进行调换,坐在不同的车厢里,好热闹的喝酒打牌,喜好安静的则倒头便睡。

  不一会儿,列车驶出了北京西站。伴着车轮和钢轨摩擦的沙沙声,旅客“咔吧咔吧”地嗑起了瓜子。

  回家帮父母秋收玉米的张华是这趟车的老乘客了,小时候每次出门坐的也是这趟车。“那时候车厢里比现在挤很多,春运的时候甚至还要从窗户翻进翻出。”张华家住河北保定一个名叫三义村的小山村,如今跟着亲戚在北京做生意,时忙时闲。“这趟车我坐了二十多年了,一到春节回家时,车上肯定满满当当,基本上都是在外打工的人,还有就是在外读书的学生。”

  250公里、161座桥梁、121个隧道、31个车站和乘降所,7小时左右的路程,这些就是6437次列车的全部。

  “山村交通不便,像从河北涞源乘坐长途班车到北京,票价需要70多元,如果乘坐高速班车,票价更高,而乘坐这趟慢火车才需要14.5元,甚至沿途区间较短的只需一两元就能到达目的地。”列车长陈贵成告诉记者,终点站大涧车站是山西境内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那里的百姓来京只能乘这趟车,而这条线上像大涧这样的乡村车站还有20余个。

  随着“日行千里”的高铁动车得到推广,中国的火车速度飞速发展,根据铁路部门统计,目前还在路网上运行的绿皮车仅剩80列左右。

  普速非空调车底,决定了6437次列车的硬件条件要与票价相差数倍的高铁动车差很多,甚至都赶不上同样有着“绿皮”外衣的普通电力机车。2000年以后,这趟车就没再涨过价,北京西到山西大涧250公里,全程只需16.5元,低廉的价格、密集的设站成了最大的吸引力。

  列车员熟识老乘客

  由于大部分车站位于海拔近1000米的山区,绿皮火车硬件条件差,又没有空调,可以说冬冷夏热。6437次列车的列车员们想尽办法把车辆布置得像模像样:装备齐全的便民服务箱、医药箱、爱心车厢等,就连狭小到转身都费劲的水房内,也点缀了色彩缤纷的塑料花。

  跑的时间久了,列车员几乎认识了每一位老乘客。“谁家在哪儿、出去干什么、收入怎么样、一般什么时候来坐车。”如果哪位常客很久没来,列车员们会托熟识的旅客问个究竟。

  “几乎是沿途每一个站都会停车,有的站可能常年只上来一两名乘客。”陈贵成告诉记者,这趟列车只有北京西、十渡、涞源等7个客运站,其余停靠的站点都是“乘降所”,有的站台照明不好,为了避免出现遗漏旅客的情况,每一个车门处都会有列车员盯守,上下人的数量全部要数清楚。

  在十渡站,一位身着旧迷彩夹克的老汉上了车,陈贵成一眼就认出了他。“哟老罗,今儿栗子卖得怎么样呀?”老汉憨憨一笑,从背上摘下来一只蓝白红三色相间褪了色的编织袋,敞开口的袋子里已经不剩几颗栗子了,“都卖出去了,挺好,挺好。”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