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主办、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高端论坛”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杨清明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1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传媒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说,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乎国家文化战略,也涉及基层组织建设。本次论坛为学界和业界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相关议题搭建了平台,希望大家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在主题演讲中,他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思考中国故事的讲述。他认为,当前媒体传播实践中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大多是在讲“好听的故事”。然而,“故事是复杂的,有好的故事,也有不好的故事,也有非常艰难的故事。”传播媒体不能只关起门来讲中国的文化建设,还要跟世界关心的议题紧密联系,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教授
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杨清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代表重庆市社科联对本次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他结合多年的宣传工作经验说,“过去是宣传工作会,后来是宣传思想工作会,现在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从会议名称的变化可见宣传具有文化属性,宣传没有文化就没有根。”宣传部的工作及部门可简化为“两论”“两文”:“两论”,一是理论,二是舆论;“两文”,一是文化,二是文明。从学术与实践双重角度探讨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他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对重庆市思想文化宣传工作问诊把脉,为讲好重庆故事建言献策。
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杨清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周星教授的主题演讲以《臣服、信服与叹服——当下影视传播接受的大众本质期待》为题,探讨了新时代传者和受众之间显性而复杂的关系。周星教授指出,“臣服”是指传播行为要服从国家的意志,以让大家接受为归旨。“信服”是从大众自身的角度来感知,大众觉得这个好,就会非常接受。“叹服”是人们对政策、法规、传播的内容不由自主的接受。在影视文本的大众接受中,叹服是最高层级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先红教授以《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叙事策略》为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她认为,要从叙事学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而叙事学理论范式有故事范式、话语范式、语境范式和文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同样,叙事战略也多种多样,包括元叙事战略、核心价值观叙事战略、代表性文化的叙事战略等。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认为,数字媒介冲破了传统媒介的区隔和界线,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区隔和界线,正以自己巨大的聚合和传播优势,将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传播整合在当今时代,以前所未有的传播力支撑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与世界交流对话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因此,新兴的数字媒介应当在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文化建构中承担责任和使命。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日报编委兼理论评论部主任、理论头条新媒体负责人单士兵,分析了自媒体给建构社会主流价值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他指出,必需不断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保障。作为自媒体的传播媒介仍要承载政治责任。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把文化融入议程设置,把价值融入信息传播,把文明融入社会生活。
重庆华龙网集团总编辑助理唐蜀春结合华龙网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主流网媒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创新引领。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媒体的基本任务,媒体要有文化内容的产出。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内容生产平台,聚合各方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从而满足文化内容的供给。文化自信不能停留在字面上、口头上或者屏幕里,应当真正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文化内容从线上走回到线下,要有成果转化,要为文化产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