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北京交警孟昆玉正在巡逻。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大年三十,在中老铁路安定隧道建设工地,工人正在贴“福”字。李茂颖 张伟明摄影报道
大年三十,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护理新生儿。史自强 贾敏杰摄影报道
高铁列车上,旅客在欣赏灯笼。 朱佩娴 祝 庆摄影报道
大年三十,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演员正在表演。本报记者 杨明方摄
大年三十,本报记者走进码头工地,坐上老乡炕头,体验了奋斗者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发展巨变。只有真正闻到泥土的芬芳、踩到大地的厚实,才能用笔和镜头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践行“四力”要求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 者
北京交警
过节守夜在路上
本报记者 王昊男
年三十的路,格外顺。从位于北京西北五环的家里,到故宫边上的西华门大街,20多公里的车程,记者只用了30多分钟。是啊,除夕夜,谁还会在路上?
电视上的春晚刚开始,孟昆玉就登上了警车。作为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他要巡视那些再熟悉不过的路。
“你今天来着了。这么宽的长安街你见过吗?人这么少的金融街你来过吗?这可是我们特有的‘福利’……”从警18年,这是孟昆玉在路上过的第十七个除夕夜。习惯了一人一车、与路相伴的他,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格外亲切。
“有人回家过年,就得有人过节守夜,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办公地点紧挨中南海的府右街大队,辖区道路总长56.16公里,主干道11条,灯控路口49处,孟昆玉说,“越是过节我们越不能松劲,除夕夜大队安排了7名民警在岗值班,两辆巡逻车,每3小时轮一班。”
一路畅通,但孟昆玉的车,却开得很慢。他说,真舍不得开快。“一年365天,这些路天天看,却怎么也看不够。”孟昆玉说,这路上载着责任。
临走时,孟昆玉在微信上给记者发来了一首歌,推荐路上听。“我亲爱的交警老爸,下班总是很晚回家,时常忘记我的生日,也很少陪伴妈妈,长大以后我才明白,你用心守护每个家……”伴着稚嫩的童音,回家的路一路畅通。
记者感言:团圆的日子,总会有人与团圆无缘,正是平凡却又闪闪发光的他们,构成了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平安。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
别样“春运”一样忙
本报记者 靳 博
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半,一声汽笛长鸣。
20万吨集装箱货轮“让梅尔莫兹”号满载5147个标准集装箱,从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缓缓出港,驶向欧洲。
“今天最后一艘离港船舶平安驶出。”码头调度指挥中心内,船舶调度员王伟长舒了一口气,“航运物流,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是国际航线,大年三十也会按计划停靠、离港、装卸,我们加班加点,就是为了提升物流速度,减少企业物流成本。”
“提起春运,大家都以为是‘运人’,其实港口的春运也很忙。”参加工作11年,王伟已记不清在岗位上度过了多少个春节假期。而今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码头,则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难忘的记忆。“总书记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我特别振奋,这就是我们这个平凡岗位的意义所在。”
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助理么学成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太平洋码头13条线路、50台场桥,80多名员工继续坚守港口作业一线。港口智能场操作系统今年“五一”前后就可以规模化应用,“到时候只需要原来1/4的人力即可完成港口作业。”
记者感言:把“春运”的视界放大就会发现,如果说航空、铁路等承载的是乡情,那么航运物流承载的就是消费者的希望,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西藏拉萨三有村
搬迁三年变化大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