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赴西部边塞感受戍边艰辛
春节期间,我有幸到新疆边境采访,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90后”民警刘璇,一起感受了除夕夜在岗位上守岁的艰辛。
当天,边境的气温是零下18摄氏度,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呼吸,能体验到鼻腔瞬间被“冰封”的感觉,即便裹上御寒大衣,我依然被冻得直跺脚。因为是除夕夜,往来的车辆很少,偶尔出现的旅客也是行色匆匆,急着赶回去与家人团聚。
在与刘璇的交谈中我得知,“乌兰达布森”是蒙古语,是不毛之地的意思。检查站东侧是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西侧是连绵群山,当地夏季高温酷暑,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毒蛇、蜘蛛肆虐,每年都会出现虫蛇伤人事件;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0摄氏度,几乎每天都是七八级大风,民警们顶风冒雪在室外执勤,每个人的手脚上满是冻疮。
虽然人稀车少,但是每当有车辆经过,刘璇都让战友在旁边警戒,自己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他在执勤间隙自豪地对我介绍,他们扼守的S205线是进出博州腹地与阿拉山口口岸的必经之路,相当于博州的“北大门”。2014年,还是武警边防战士的刘璇经过细心检查,查获案值3700余万元的羚羊角走私案件,荣立个人二等功。2016年春节,两名不法分子企图趁着节日蒙混过关,结果被执勤人员抓个正着。
随着采访的深入,夜也越来越深,检查站旁的红柳树上已经结上一层雾凇,黑暗中传来犬吠声和鞭炮声,更衬托出夜的宁静。刘璇让与他一起执勤的几名战友轮流到室内休息,自己则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搓着被冻得通红的双手来回踱步取暖。
对刘璇和他的战友们来说,今年春节还有着特殊意义:他们本是带甲之士,属原武警边防部队,按照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规划,2019年1月1日奉命卸甲换装,就地转隶为人民警察,继续戍边事业。
在刘璇看来,作为部队改革后的第一个春节,虽然军装换了,但戍边的职责没有变,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不管是穿绿军装还是蓝警服,都会一如既往守好边防。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已经连续4年没有回家过年的他再次放弃了回家打算,留下来与战友们一起坚守岗位。
不到昆仑西,焉知边地苦。生活在内地都市和乡村里的人们很难想象,当举国欢庆春节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在远离家乡的冰天雪地里,不辞辛苦、不舍昼夜,守护着边境安宁,以个人小家的不圆换来大家的团圆。
刘璇只是戍边人群体的一个缩影,在新疆的万里边防线上,还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边境民警在默默守护着边防。
在他们中间,有超过半数的人来自新疆以外、玉门关以东的省份,当初怀着满腔热忱,告别家乡和亲人来到西部边塞,扎根大漠边关、驻守雪域高原,与冷月寒星为伍、与毒虫猛兽做伴,用青春芳华换来了边防的安宁稳固。
部队改革期间,他们也有过忧虑和彷徨,但是一旦命令下达,所有人无条件地坚决执行,“一席戎装、一生军魂”,这就是军人的本色。如今面临遥遥归期,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坚守着,他们为边境安宁作出的牺牲和奉献,相信后世之人必不会忘记。
采访归来的路上,刘璇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改编自《冰与火之歌》中守夜人的誓言,这正是对边境民警的最好写照:
换装卸甲,我们依然坚定守望,至老方休;
我们是边防上的利剑,国门上的卫士;
我们是抵御风霜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边境上的身影,守护祖国的坚盾;
我们将生命与荣耀献给边防,一朝如此,一生皆然;
向这些守卫祖国边防的卫士们致敬。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