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扶贫报道要多跑基层多写人——《中国青年报》扶贫报道经验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并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多写扶贫报道、写好扶贫报道是重任在肩,职责所系。
2018年,笔者先后深入基层,写就了一些有影响的扶贫新闻报道,在《中国青年报》一版或四版重要位置刊发,如4月24日一版《小地方来了大人才——陕西十八所高校党外人士帮扶一个贫困县》、9月25日一版《陕西留坝:村村都有扶贫社》、11月22日四版头条《陕西高校师生全员行动“消费扶贫”》、12月12日四版头条《沙梁梁上来了个青年扶贫小分队》等。这些报道之所以反响较好,笔者的体会有两点,即践行“四力”多跑基层,多写故事多写人。
践行“四力”基层跑
扶贫是在农村扶,是在山里扶,是在基层扶。不往基层跑,不去现场采,是写不出好的扶贫报道的。
2018年,我所采写的扶贫报道均是在基层和现场用脚跑出来的。如《小地方来了大人才》是跑了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陕西留坝:村村都有扶贫社》是在汉中市留坝县采写的,《沙梁梁上来了个青年扶贫小分队》是在陕北榆林神木的高家堡镇采写的,《陕西高校师生全员行动“消费扶贫”》也是采写于“消费扶贫”现场。
在基层,好的新闻线索其实很多,就看你是否真正用脚来跑。在城市呆着时,看到的材料都是死的。即使里面有好的线索,也可能发现不了,或者感觉到了,但因缺乏鲜活的事例和故事经常不得不作罢。而在基层就不一样,在与基层扶贫干部交流时,你随时都会发现好线索,也很容易挖出好故事。
比如《沙梁梁上来了个青年扶贫小分队》,完全是在神木高家堡镇采访时偶遇的。听到镇长介绍说还有个青年扶贫小分队,笔者立马兴奋起来。这不仅是因为其符合《中国青年报》的青年特色,更是因为其很新鲜。采写之后,此稿成为独家新闻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只有在基层,才能在材料之外发现活新闻。如陕西18所高校党外人士帮扶一个贫困县的素材,若不是去了旬邑县,就发现不了“小地方来了大人才”这一新闻眼,也就写不成独家新闻。此稿见报后,除转载众多外,还得到了很多其他媒体的跟进报道。同样是在留坝,听取工作汇报并和县委书记反复探讨,真正弄懂了“扶贫社”这一创新性扶贫模式后,才发现了其中的意义,并将关注点锁定在了“村村都有扶贫社”上。
通过这些扶贫新闻的采写,更加坚定了好新闻都来源于基层,只有多跑基层,才能真正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多写故事多写人
采到了好的扶贫新闻线索,如何写出好的扶贫新闻报道,相信很多同行都有很多很好的经验。笔者在写作时非常注重故事性写作和对人的关注。其实,这也是很多新闻大家所一直倡导的,更是笔者所供职的《中国青年报》所要求的。
多年来的新闻实践让笔者明白,故事性写作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更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多写人,其实就是多写故事,因为故事就是人的故事。人的故事是好的新闻作品的“灵魂”。没有人、没有故事的新闻是干枯的、生硬的、没有生气的。
扶贫新闻报道更是如此。扶贫扶的是贫困户,从新闻报道角度来看,至少关乎“贫困户”和“扶贫干部”两个群体,很难想象如果文章里没有贫困户和基层扶贫干部,这样的扶贫报道所呈现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扶贫”。
《陕西留坝:村村都有扶贫社》这一稿件,最初是和县委书记交谈时发现的好线索,县委随后也提供了很多资料,但缺乏故事和人来承载这一扶贫模式。故事和人当然只能到基层去找。虽然这样的故事和人并不难找,但要找出典型并不容易。这就需要综合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最终,笔者在留坝县乡村找到了贫困户李贵德、王建礼等人,通过他们的脱贫故事用笔还原了扶贫社这一扶贫新模式。扶贫社帮他们脱贫,他们主动要求脱贫,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甚至积极从事公益事业。有了他们的故事,不仅文章生动起来,扶贫社这一扶贫新模式也更为可信。
类似的稿件还有《沙梁梁上来了个青年扶贫小分队》和《陕西高校师生全员行动“消费扶贫”》。
素材取舍有讲究
关于故事和人,其实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如何选择故事选择人,会根据文章主题和内容的不同做出取舍。在采写《小地方来了大人才——陕西十八所高校党外人士帮扶一个贫困县》时,笔者就遇到了取舍的问题。该素材牵扯18所高校,相关的党外人士更是多达数百名,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呢?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