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师·好》未映先火 “德云系”电影要打翻身仗?
屡次在电影失利的德云社,又有了新作品。3月22日,于谦主演并担任监制的《老师·好》正式在全国院线上映。从前期的路演情况来看,《老师·好》赢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同时猫眼想看人数也超越其余多部同档期电影。面对此前德云社旗下艺人参演的14部电影半数票房不及亿元、评分最低仅为2.5分的情况,《老师·好》能让“德云系”电影打一个翻身仗吗?
烂片魔咒
电影《老师·好》终于迎来了接受观众检阅的时刻。作为由于谦主演,同时也是首次担任监制的影片,《老师·好》也被视为德云社在电影领域的再一次尝试,一经定档便受到较高的关注。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时,《老师·好》的猫眼想看人数已达3.9万人,相较同日上映的其余6部影片遥遥领先,甚至超过了《地久天长》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两部获得国际奖项的电影作品。
与此同时,《老师·好》也已完成全国路演,从现场反响来看,该片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其中在路演最后一站——上海大光明影城举行的首映礼上,还有很多观众现场喊话于谦“多拍电影”。这样的市场反馈,对于“德云系”电影而言,不得不说十分罕见。
多年来,在相声演出市场叱咤风云的德云社,除了郭德纲和于谦这对最佳拍档之外,还捧红了岳云鹏、李菁、郭麒麟等相声界的后起之秀。然而,在转战大银幕的道路上,他们走得却并不顺利。甚至一度,“德云系”电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北京商报记者初步统计,自2010年郭德纲自拍自导《三笑之才子佳人》至今,德云社旗下艺人参与的电影作品已达14部,但半数作品票房均不达亿元,而其余破亿元影片中虽然也包括获得11.62亿元票房的《煎饼侠》在内的7部电影,但以上影片德云社旗下艺人参与的幅度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德云系”的三部主要大电影——《欢乐喜剧人》、《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和《祖宗十九代》,豆瓣评分都在5分以下,尤其是前两部电影,豆瓣评分更是不足3分,分别为2.5分和2.9分,《祖宗十九代》相对稍好,达到4.2分。面对在大银幕屡战屡败的魔咒,此次“德云系”能否凭借《老师·好》一举打破?
跨界难题
实际上,德云社跨界电影并非只是让旗下艺人出演相关角色那么简单。据天眼查显示,目前郭德纲旗下拥有一家名为北京也行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而该公司正是《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的出品方。此外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5月,郭德纲还合伙孟非、吴秀波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澳洲天星电影公司,宣布今后将独立制作发行电影,并涉足中外合拍片工作。
频繁的布局使得郭德纲与其德云社已逐步进入电影产业链的中上游,但却无法保证相关电影作品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
其实现阶段从演艺跨界到电影领域的公司不在少数,除了德云社外,还有从话剧起家的开心麻花,或是与德云社相似,同样在相声拥有一定地位的嘻哈包袱铺,但实际效果差别明显。开心麻花通过《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等电影,实现单片可超20亿元的票房成绩,被称为电影市场的小黑马,反观嘻哈包袱铺和德云社,其代表性作品始终难以与口碑票房俱佳画上等号。
影评人刘贺表示,虽然相声与话剧若要在舞台上实现较好的演出效果均需各自具备应有的专业度,但在跨界电影的路上,话剧因本身表演形式与电影更为类似,跨界过程难度相对较小,而相声虽然也需十八般技艺,但表演方式却与电影跨度相对较大。
且不容忽视的是,电影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业规则及流程,一家电影公司的运营也需要拥有优质的内容以及具有电影项目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梯队。“随着国内电影观众趋于理性,观众对电影的内容要求逐渐提高,如果缺乏高品质的内容,观众很难会买账”,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立强表示。
能力考验
此次《老师·好》的上映,也意味着“德云系”电影虽然此前很少能得到观众普遍认可,但仍选择在跨界电影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