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要彰显影响力和传播力,就必须守正创新,在文本写作时,应坚守问题意识,注意挖掘题材的时代性与典型性,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实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电视评论的现状与困境
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置身于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媒介的技术进步,前所未有地改变了新闻的生产组织方式(如中央厨房)、新闻传播方式(如平台传播、精准分发)、舆论场的态势(如主流舆论场、网络舆论场、社群和民间舆论场的分化)和媒体经营的业态(如平台聚集和共生)等媒体的生态。①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新闻舆论场引领风骚的电视评论,曾涌现出诸如《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妇孺皆知的优秀电视评论栏目,“20世纪90年代受到业界和受众关注最多的新闻评论形式”②,却在这种新的媒介语境和媒介生态中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融媒体时代,移动多屏的全空间大众传播逐渐取代电视媒体的客厅大众传播而成为受众喜爱的新传播方式,以客厅文化作为主要传播语境的电视评论,其影响力和收视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的驱动下,不少电视媒体一味追求收视率,竞相上马各种综艺娱乐类节目,曾经被视为电视媒体“灵魂”与“旗帜”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乃至抛弃。
电视新闻评论的这一现状与困境,逐渐波及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从参评数量到获奖结果都堪忧。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符合要求的参评作品更是下滑到只有9件的个位数,为中国新闻奖设置以来参评数量最低。”③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组的参评数量依然维持在9件这一历史低位,现状让人无法乐观。更令人忧心的是,这9件参评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某东南沿海卫视大台报送的作品,尽管制作精良,在手段上注意零距离交流,多渠道联动,大小屏融合,但是,却混淆了谈话类节目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边界,将明显属于谈话类的社教节目,作为电视新闻评论作品报送。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守正创新,业已成为众多电视新闻媒体人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规律。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是第一位的,解决的是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实现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力图通过对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获奖优秀作品的解读,分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之路。
文本写作的问题意识
新闻工作者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文本写作和传播就必须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这里,所谓“时”,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时机、时效和时宜;所谓“度”,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角度、态度和力度;所谓“效”,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效果、效应和效益。时度效是新时代检验新闻舆论传播影响力的衡量标尺,自然也是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电视评论文本写作和传播守正创新的方向所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制作的《十九大观察》第一期,在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当天就推出,无论是主持人董倩还是观察员白岩松,都突出了本期节目所报道的是“今天上午党的十九大拉开帷幕”这一时间节点。众所周知,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新闻评论要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应,同样也应注重时效性。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电视评论由于涉及采访、撰写、摄像、剪辑等流程,与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介质相比,制作较为复杂,因此电视评论播出时,时间上往往滞后。而《十九大观察》第一期,当天重大事件的电视新闻评论,当天播出。这种只争朝夕的操作,恰恰克服了传统电视评论时效性差的不足,极大地满足了融媒体时代公众对及时性评论传播的需求。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的本质在于人类主体必须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与保障,而且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路径与归宿。因此,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守正创新的关键所在,就在于其写作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一个好的电视评论,其时、度、效的核心标准,就在于通过对问题的及时发现,有角度、有态度、有力度地解答,最终实现引导受众探究这一问题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十九大观察》第一期中,白岩松恰恰就是通过境外记者人数与境内记者人数的横向对比以及十九大境外记者人数与十六大境外记者人数的纵向对比,敏锐地指出,发生这一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背后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此时的中国,不再是一个亚洲的中国,而是整个世界的中国。”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