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鲁松杰乡挂职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陈尚才(左三)和当地干部在楚松村型钦牧场例行巡逻。拉巴次仁 摄
2019年2月1日,时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段芝璞(右)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雅曲乡(海拔5170米),采访依根索村党支部书记托赞(中)。索朗罗布 摄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
春节前夕,当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一支小分队来到这里采访时,一路上看不到人影,只有觅食的动物不时出没。狂风呼啸,苍凉壮阔。
对于新华社记者的到来,双湖县委书记杨文升感动地称,他们是高原上勇敢的“新闻逆行者”。
近年来,新华社西藏分社是到阿里、那曲采访最多的媒体。据统计,分社2018年以来先后开展重点调研30次,有73人次的采编人员,深入212个高海拔艰苦县和乡镇采访。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出倡议,新闻战线和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向新华社西藏分社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脚力——跨越雪山走向群众心间
风雪连月、高山峡谷、断电断网、边陲地区……这样的环境,对记者“脚力”的考验前所未有。
2018年11月下旬,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陈尚才接到通知,为了践行“四力”,分社分党组选派他前往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副乡长,进行蹲点调研。接到挂职通知,陈尚才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拉萨。去之前,札达县委组织部领导告诉他,楚鲁松杰即将大雪封山,山里条件十分艰苦,一旦患上突发急性疾病,即便用直升机接送都来不及。组织部领导好心劝陈尚才留在县城,不要下去。
陈尚才却拒绝了好意:“下基层挂职就是为了蹲点调研,留在县城还蹲什么点?调哪门子研?”
在这里,作为干部首先要克服生存面临的困难:学会捡牛粪生火取暖、冰天雪地拖着水管抽水、手摇发电机洗衣服、爬楼顶清扫光伏板上的积雪、下乡睡藏式沙发吃生牛肉等,还要承受那挥之不去的“该死的”高原反应。
翻越雪山达坂巡边、走进牧场帐篷采访、夜宿农家沙发、在沙石山挥汗植树、在河畔农田学犁地。陈尚才始终坚持跟着巡边的百姓,骑马前往放牧点去体验巡边路上的艰辛与欢乐;在暴雪中帮着群众做完牲畜分栏工作,围着牛粪土灶煮甜茶……在这里,他不仅是一名新华社记者,更是一名乡党委副书记。他说:“干部群众的眼睛在盯着我看,看我的作风、勇气、干劲。这种‘脚力’的考验,不再仅仅是记者能否不畏山高路远走到百姓跟前,而是将自己变成一名农牧民走进干部群众的心间。”
眼力——双眼永远饱含深情
一图胜千言。摄影报道一直是西藏分社讲好西藏故事、传递西藏声音的出彩点。
西藏分社记者普布扎西说:“相机是冰冷的,但其背后的双眼永远饱含深情。对我而言,镜头对准百姓是一种自带基因。”
2019年3月,普布扎西的同事张汝锋在一次采访中,听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有一位99岁的藏族老人马上过生日。摄影采访部的同事们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于是6名记者全体出动。
生日那天,老人双手合十,动情地用藏语说:“我希望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希望能再活更多日子。”
这篇团队合作的稿件,就是2019年上半年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的《翻身农奴巴珠的99岁生日》。
“没有不能拍的新闻,只有拍不好的记者。今天,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因为团结而凝聚了‘眼力’,收获了一批摄影佳作。”普布扎西说。
西藏有一句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在不少人眼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与那曲,是极其偏远荒凉的高寒地带,是报道资源偏少的“新闻洼地”。但正是这些地方,成就了新华社西藏分社副总编辑张京品在藏8年最大的收获。
安多县多玛乡是一个在电子地图里都搜索不到的地方。当地一些干部说,多玛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因为沿途没有网络信号,张京品等人翻过“雄鹰飞不过”的唐古拉山,边打听边探路,终于抵达了多玛乡。见到他们,当地干部惊讶地问:“你们究竟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