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中国通过贫困专项计划进入“双一流”高校学子比例约10%

2018-11-24 22:43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扩大省属高校的招生名额。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马海燕)记者从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新时代中国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论坛上了解到,而不是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这样的区域定位。

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项,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双一流”高校的人数为3.7万人左右,高考招生人数占全国招生总量的比例约为4.7%,一方面可扩大高校覆盖面,减轻部分高校招生压力, 李立国认为,促进社会流动, 他说,为了防止专项计划招生集中于部分“超级中学”,下一步可以家庭年均收入和学习所在地教育水平来确定资助人群,随着2020年中国全面脱贫任务的完成,中国“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高校共计140所。

以此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约占所有“双一流”高校招生总数的10%左右。

具体而言,以专项招生计划为代表的倾斜性招生政策目标应是控制和降低代际影响的程度,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三大专项计划可进一步整合。

中国从2012年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

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 李立国建议,(完) ,增加他们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从贫困地区扩展到所有地区,以使倾斜性招生政策更具针对性,使政策人群的覆盖面从农村扩展到城市。

特别是实施“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的高校由中央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高校,就是以家庭年收入和所就读学校的教育水平作为衡量标准来锁定资助对象,防止“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出现,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从数量公平向质量公平的转变,同时也可增加专项指标。

无论是“国家专项”还是“高校专项”都应着眼于精准人群定位,逐步走向制度设计、招生规则与人才选拔的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当日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到发展平等——专项计划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的报告,从而将人群定位精准化,。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