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原和边疆地区始终处于相互构造的过程中,走廊地带则扮演粘合剂角色。”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指出,在这个意义上,走廊地带定义了“何谓中国”。
资料图:祁连山下的张掖滨河新区。陈礼 摄
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历史叙事大多仍将眼光局限在中原地区,忽略边疆与走廊地带,限缩了中国史的广度与深度。
近期,《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开辟“从走廊发现中国”专题,融合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与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从中原和边疆互动的走廊地带思考“何谓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凭借今年初出版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受到学界关注的施展,是该专题的主要发起人和参与者之一。这本月销量逾10万册的“现象级”图书,以政治秩序演变为视角,尝试对“什么是中国”“中国未来走向哪里”等问题作出新的诠释。
施展说,他在《枢纽》中提出,中原、北部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区域是构成大一统中国的基本单位——“元”,走廊地带是联系各个区域的构面。“多元互构”形塑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也奠定了当今中国的基础。这与“从走廊发现中国”专题旨趣相似。
基于此,他强调,只有超越以往的“中原中心论”,才能理解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也才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关于“多元互构”理念及走廊地带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施展以历史上中原和草原共生演化的辩证关系为例作出说明。中原地区处于割据状态时,北方草原也很难统一;而一旦中原统一了,面对外部压力,草原便会统一起来。反之亦然。可以说,中原与草原构成了一个共生演化、相互塑造的体系。
他进一步分析,中原和草原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治理模式。中原有集中成片的农耕区,赋税征收成本低,主要依靠行政官僚进行社会治理。在草原游牧区,人员流动频率快,赋税征收成本高,无法养活官僚体系,只能靠诸多小部落结成联盟,汗国最高统治者仅是联盟盟主而已。他将前者称为“职业经理人模式”,后者为“合伙人模式”。
从走廊地带走出的人,往往具有融通两种模式的智慧。施展特别提到,兴起于山西代地的北魏、崛起于西辽河流域的辽国,以及成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都是从中原和草原交界的走廊地带勃兴,并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最终整合为一个多元一体的统一国家,提供了制度经验。
实际上,走廊地带并非新鲜概念,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提出。施展认为,学界对走廊地带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亟需加强。其一,学界对各个走廊地带的研究基本上各自发展,应加强交流整合,厘清走廊地带对中国历史社会进程的重大意义。其二,当前走廊地带研究主要以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为主,今后应加入政治学、地理学等视角。
畅想未来,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无疑为走廊地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在客观上推动走廊研究步入新的阶段。从认识中国和理解边疆的角度来说,走廊地带研究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