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北京政协委员建言打破“一亩三分地”协同节约用水

2019-01-18 21:04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杜燕 刘文曦)目前,北京市民饮用水来源分三部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南水北调水(以下简称南水),其中南水居第一位,占市民用水量的70%左右。如何更好地节约水资源、用好南水,成为正在举行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跨区域、上下游流域实行系统治理

  自从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正式进京,四年来累计引进南水42亿立方米,去年全年输水量达到12.1亿立方米。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水务投资中心总经理毕小刚表示,节约水资源,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得靠市场这只“手”起作用。

  毕小刚介绍,目前北京已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水资源交易所,行业之间、流域之间暂时不用的水资源可以进行交易,“各行各业都有用水指标,过去通过压缩指标来考核企业,现在既要压缩指标,也要用合同规定指标”。

  他认为,要有刚性约束的生态空间管控规划;规划的编制方式要改变传统的由利益相关行政区域主导,应突出综合性、有战略眼光,从长远着眼,把当期建设与远期留白统筹起来。

  毕小刚说,守护好绿水青山,除了要搞好建设,还要搞好管理维护,这就需要将管理、服务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将服务融于经营,将建设与管理结合。目前,河湖长制、街巷长制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机制,以河长制为例,河长制的主要措施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承担河长,为每一条河流确定了“监护人”,但从操作层面来看,作为领导的河长,缺乏具体的实施主体。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企业来承担管护等具体工作,让企业成为河湖长的重要抓手,形成“河长负责、企业干活”的工作格局,同时,设计出企业统一服务上下游“河长”,实现跨区域、上下游流域的统一实施,实现系统治理。

  行政、经济手段并举应对水危机

  如何打破行政区、建立生态环保协同机制?毕小刚表示,如今,城市生活和发展已经实现了多区相连,生态和环境资源保护责任很难按照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概念划清。河湖流域生态空间涉及上下游、左右岸,森林绿地生态资源多分布在行政区域相交区域。光靠各个行政区“单打独斗”,很难系统解决生态、环保等问题,要从大空间、大尺度、大规划统筹考虑,解决生态治理问题。

  毕小刚建议,建立健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分配和交易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把管理机构或企业打造成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的监护人、生态环境受损后的利益追诉人,变传统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管理与企业运行相结合,在生态空间管理中引入民事调解机制,降低管理的行政成本。

  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认为,转变用水管理理念、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实现经济社会支撑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用水均衡;用科学技术提高社会水循环的更新能力,研发污水处理新工艺,提高污水处理率,降低用水成本;由控制用水需求向实施节水战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采用低耗水工业工艺和农业技术,降低产业用水量。(完)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