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孤独的“航标”,也是幸福的使者
中央宣传部25日向全社会发布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承担川藏邮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邮运任务。
他爱岗敬业,30年如一日,驾驶邮车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累计行驶里程14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他意志坚强,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邮件安全,身负重伤后坚持康复锻炼,以坚韧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他珍爱团结,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用真情奉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其美多吉在中国邮政甘孜县分公司将邮件装车(2017年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近一段时间,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其美多吉是基层一线职工的杰出代表,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模范,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他扎根雪域高原、坚守雪线邮路的先进事迹,有力弘扬了爱国奉献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奋斗者努力奔跑、追梦圆梦的良好风貌,使“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参加发布活动的一线职工代表和民族地区党员干部代表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楷模”其美多吉为榜样,忠诚使命、履行职责,立足岗位、奉献人民,维护团结、推动发展,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奋进新时代、开拓新征程。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发布了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其美多吉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其美多吉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其美多吉的亲友、同事和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其美多吉出发前与妻子泽仁曲西挥手再见(2016年7月15日摄)。新华社发(周兵 摄)
川藏线,难忘那抹流动的绿
从四川甘孜县城向西行进一个多小时后,载重14吨的邮车便开始翻越海拔6168米、有着“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路面随着海拔攀升不断收窄并越发颠簸。车轮碾过之处,尘土卷着碎石滚下百米悬崖。1月21日,记者在成都再次见到其美多吉,一起回忆起跟车采访、翻越雀儿山的一幕幕,一切依然历历在目。
甘孜州邮路示意图
孤独的“航标”
1954年12月15日,随着川藏公路的开通,两辆崭新的邮政汽车满载着祖国内地发往西藏的上万件邮件,从成都直抵拉萨,开启了川藏干线汽车邮路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沟通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邮路,依然是中国邮政通信的主动脉,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不通火车的一级干线邮路。
其美多吉是四川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有着一张典型的康巴面孔,有棱有角,肤色黝黑,目光坚毅,头上扎着一条马尾,举手投足间透着潇洒。
然而,这位看上去有着艺术家风范的康巴男人,却在过去30年里重复做着一件单调而艰苦的事——6000多次往返于甘孜与德格之间,行程140多万公里,约等于绕了赤道35圈,也相当于从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了两次。
雀儿山隧道通车当天,其美多吉的邮车
“我小时候,高原上的车很少,在我家乡,第一份报纸是邮车送进来的,第一份中专生的录取通知是邮递员送来的。如果能当上邮车司机,多光荣、多神气啊!”他说。
1989年,当这个梦想终于实现时,迎接他的却是一条危险的旅途。209公里的路程即使没有意外也要开上8个小时,中途的雀儿山更是许多司机的噩梦,交通事故频发。
雪线邮路上,司机们的心目中,多吉的邮车就是航标。特别是“风搅雪”来临,漫天的风雪让人无法分清天空和大地时,多吉的邮车总是在漫漫雪山之上碾出第一道辙。
但航标都是孤独的。30年来,他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过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
其美多吉和家人在一起
驾驶邮车穿越人生风雪
其美多吉驾车行驶在雪线邮路上
多吉的右脸有一道明显的刀疤——那是2012年7月留下的永恒印记。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