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守在海外建设的一线,用“中国速度”造福当地人民;他们行进在亟待开发的市场,用“物美价廉”赢得产品口碑;他们用成熟的方案、技术和资源,为当地带来发展新动力。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上,正在上演着一幕幕合作共赢的暖心故事。
吉拉姆河,印度河的一条支流,全长700多公里,从北向南流经“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河流主干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旁遮普省。像这样的大河这个省有5条,被称为“五河之地”。守着这么丰富的水能资源,当地电力供应却捉襟见肘。2014年,中国的卢东升来这里,当地停电的频率和时长让他很抓狂。
他们每天基本上是隔一两个小时就停一个小时电。每天停电的时间有时候是8小时以上,最高峰的时候会接近16小时。这对他们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电压不稳,一年时间,卢东升烧掉好几台笔记本电脑。烧坏电器还不算最糟的事情:旁遮普省夏季又长又热,40多度的高温天几乎每年都有,然而由于电力缺乏,当地一些地方连电风扇都吹不了,人很容易中暑。在媒体报道中,这里一波热浪热死十几个人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卢东升来这个缺电的地方干什么?其实恰恰就跟“电”有关。他是三峡集团旗下三峡国际一名项目人员,较早前,三峡集团和巴基斯坦方面达成协议,要在吉拉姆河卡洛特村附近建设一座水电站,就叫卡洛特水电站。卢东升被派到这里来建电站。他刚一来就接手了一个棘手任务:负责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全球拆迁户都一样,总希望补偿越多越好,而且当地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
他们的家庭分布也比较有意思,因为他们很多是一家子人住在一块,结了婚也不分家。在一个房子或者几个房子里面,你不能确定到底有几户人家。
最夸张的情况,一户人家竟然有80多口人,按一户来补,村民们不同意;每个人都补,公司利益受损。卢东升和公司商量,想了一个两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把已婚人士和18岁以上的人单独作为户主,给予额外补偿,受到村民认可。后来他去村民家收集意见时,在德高望重的村长家遇到暖心一幕。
村长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那天他可能有点不舒服,但听说我们来了之后也非常激动,人本来在床上躺着,非要起来跟我们一起聊,然后拉着我们一起在家里喝茶、吃饭,让我感觉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卢东升他们的拆迁工作还有很多故事。当时搬迁的时候,涉及到一些墓地。根据当地习俗,去世的人不可以再见到阳光,这该怎么办?卡洛特电力安全总监张向军说,他们最后征得村民同意,决定太阳下山后才搬迁。
所有的坟墓都是晚上搬迁,就是尊重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包括文化,就是说尽最大可能去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由于措施得当,两年时间,移民搬迁顺利完成。在中巴高层的推动下,2016年,卡洛特水电站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也是丝路基金成立后投资的“第一单”,正式动工。
工地里施工繁忙,工地外的“巴铁”们则在翘首以盼。施工人员经常碰到打听水电站建设进展的巴基斯坦人。
有的时候出去买东西,别人会问我,Chinese brother,你是在这边做什么的呢?我说我是建电站的。这些“巴铁”兄弟一听说我们是建电站的,眼前都一亮,就是那种很殷切的期盼,说你们来建电站太好了,我们这边就是缺电,老问我这个电站什么时候能建好。
除了修建水电站,卢东升、张向军因为“一带一路”建设与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故事还有很多。去年2月,卡洛特电力投资的“霍拉医疗所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学校等其它设施。张向军记得,当时附近村子的一所学校校舍已经破旧不堪,学生们只能到大树底下上课,一下大雨就被淋得到处跑。直到新校舍启用,学生们才不再遭罪。
在移交学校的时候,我们公司自发为他们捐赠了一些书籍、书包,当他们拿到这些书籍、书包的时候,愉悦的心情无法表达,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眼光,就能看得出来。
这些年,在大大小小的工程中,卢东升、张向军这些中方建设人员已经和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每逢两国传统节日,会相互打电话、发信息问候,见证着“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我们去老乡家里,他们给我们送过当地比较著名的盐灯,还有一些他们当地出产的小铜器,还有一些木头盒子之类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人的心意非常关键,非常重要,这种感觉还是非常感动。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