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严进严出”应常态化
鸣 涧
据报道,广州大学日前决定对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也作出了同样的处理决定。多所高校集中劝退“过期研究生”,一时引发舆论关注。
多年以来,随着大学扩招,许多高校沿用“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一些学生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进入大学之后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通宵打游戏、逃课不学习、考试挂科等情况屡见不鲜,不仅专业知识没学到位,还形成了懒惰散漫的习惯,“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等问题饱受诟病。
此外,部分高校教学管理松弛,毕业环节把关不严,也助长了这些不正之风。比如,有的学校学业要求难度过低,学生通过象征性的考试便能顺利过关;还有的高校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形同虚设,对论文剽窃、抄袭行为充耳不闻等。
当这些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往往难以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长此以往,既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经费成本,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人才优势,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正因为如此,去年9月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提出,淘汰“水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最近多所高校集中劝退“过期研究生”说明,严格学业考核、“严进严出”已经成为共识。期待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把好人才培养的“出口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风管理,把“严进严出”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