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19-07-04 15: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近照。本报记者 姜奕名 摄

  【光明访名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荣誉称号……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

  从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开始,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中国人,你是压不倒的”

  1951年,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的孙家栋应召入伍,获得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的机会。

  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毛泽东主席访问了苏联。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我当时28岁,能见到主席心情非常激动。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番话让我大受鼓舞。”孙家栋回忆。

  留学7年后,孙家栋带着“斯大林金质奖章”登上了归国的列车。当时聂荣臻元帅受中央委托,正在筹建导弹研制队伍,孙家栋被抽调进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那时,中苏关系还很友好,苏联提供图纸、资料和专家帮助中国。谁知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突然变冷,仅一个晚上,苏联专家就带着资料全部撤走了。

  “我们看着做到半截,即将完成的导弹,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这个事情也刺激、教育了我们:搞‘两弹一星’,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你不是把图纸资料等都拿走了吗?好,我们自己想办法搞。中国人,你是压不倒的!”孙家栋说。

  1967年,孙家栋迎来事业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钱学森亲自点将,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在没有资料、经验、专家的情况下,研制“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卫星,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当时,多颗外国卫星上天已成事实,时不我待,孙家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忘我的战斗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那一年,孙家栋41岁。“消息公布以后,我们坐车就往天安门广场跑,到那里时根本进不去,人山人海地都在庆祝。”

  在孙家栋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与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分不开。“当时制造卫星需要一个物件,我们找到一家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国家重点任务,我们要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条件、多大尺寸。他也不问真假,就说:‘行,你回去吧,一个月后再来。’一个月以后再去,人家果然给你做好了,而且也不要钱。”对于这件小事,孙家栋感念至今。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当时听了感觉非常贴心,这么多成绩确实就是我们下决心干成的。”孙家栋说。

  中国航天“大总师”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多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每次发射,没有一个人敢说这次发射是绝对成功的。投资10亿元,初期干的时候1个型号干10年,干的人加起来又有10万之多——这么大一件事,如果最后按按钮的时候掉链子了,作为技术牵头人,哪里受得了?”孙家栋反问。

  1974年,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20秒后爆炸了。“我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脑子一片空白,痛哭起来。”之后的三天三夜,他与同事们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寻找火箭的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最终发现是控制系统内的一小段导线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正如恩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从此狠抓质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