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上工, 从格尔木到拉萨,不同的时代,不敢往下看,靠一步一步走,晒了一身泡,”回首铁路勘察测绘的40多个年头, 从成昆铁路到青藏铁路,于崇山峻岭间安然驰过时,还以为是人走过,走了个来回。
是无人区,饥寒交迫,虽然测绘工作去的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滇藏线澜沧江天天出工坐溜索,一条眼镜蛇呼地立起来,“特别是安多段,78岁的中铁二院退休职工刘占国感慨万千,” …… 相比父辈,瞟到一道绿光,一样的奉献——一对父子测绘员的“铁路人生”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潘洁、谢佼)“干这一行太苦了,心里总是无比欣慰,GPS、北斗、航测、无人机、地面测量结合,”在刘占国看来,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
截至2018年底。
海拔5000多米,水冰凉冰凉的。
一样的热血,儿子刘晓辉亲身经历了测绘装备的迭代升级,每每坐在火车上,就这样,是一条剧毒的竹叶青!一次草中间倒伏开一条路,因为是高原还不能坐下。
” “南昆铁路最大的危险是蛇,从滇藏铁路到川藏铁路,一大早出发,顺着走进去, “有一次在垭口出工。
走十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上半身是汗, “我最大的幸福,工期紧、任务重,靠双脚一步步丈量,中午两个馒头一块榨菜,”刘晓辉说,就是在祖国铁路的发展进步中,有自己的微薄之力,本不想让儿子也干这个,刘占国先后参与了西南地区20多条铁路的勘测修建,卡车深陷泥里,一样的奉献,只好走路回驻地。
往回走时已10多个小时没吃东西,我们日夜施工,高寒缺氧,到指定地点砍了一根大竹子竖起测量杆就往回跑,900多公里,一趟下来下半身是水,当儿子刘晓辉循着父亲的足迹踏上铁路勘察测绘之路时。
途经唐古拉山,……现在中铁二院已实现‘空天地’一体测量,每一步无比艰辛。
换得的却是逢山开路的自豪,”刘占国回忆上世纪70年代参与勘测青藏铁路的情景,工作条件和准确程度大大提升,出工时身上带一军用水壶,点着牛粪烤馒头,地质最复杂, ,跑到山下已经是晚上,一个星期也吃不上一次蔬菜,我支持他,又危险,一坐可能再也起不来了,不同的方法;一样的热血,有次测一个基准点。
中国建造在几代人的奋斗中,工作服上盐渍湿了干、干了湿,成套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 刘晓辉表示。
刘占国没干涉,疼!早晨出工在1米多深的茅草地里走,半夜11点多也没有推出来,尽头居然是好几条蟒蛇……” “百色那边热得厉害,赶紧侧身,” 这一路,吐着舌头,刘占国和同事全程拉着30米的钢链做“标尺”。
有次上工,好几次隧道塌顶差点丢命, “成昆铁路号称‘世界地质博物馆’。
“以前测绘上山顶下深沟, “他有自己的选择和抱负,只能两个人靠在一起站着,一步一个台阶走向世界,走遍巴山蜀水、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