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推动中国制造 高技能人才够不够?

2019-03-19 05:37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本报记者 李 艳 唐 婷

  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成败。

 

  “虽然我们已经推行了一系列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但短时间内效果还未显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黄望明对此深有感触。

  其实,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大问题。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总工会界63名委员提交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针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储量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匹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度攀升,高技能人才不足带来的问题愈发明显。统计结果显示,高技能人才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例仅为6.2%,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

  工作30余年的时间里,黄望明排除危及行车安全的重大故障200余起,被同事称为“客车神探”“技能大师”。而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他看到了未来铁路发展的技能人才之忧。

  黄望明认为,培养、发展、激励青年成才任重道远,也是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造血”工程。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工匠精神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切实增强专业技术岗位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原主任李守镇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要进一步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提供良好“土壤”。

  怎样才能让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起来,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吃技术饭?

  专家们认为,完善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推进国际化培训,去除人才成长的“天花板”,提高薪酬水平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近几年,黄望明已经在自己身边做一些新的尝试。他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全年“五小工作计划”,制定小课题,开展小攻关,开办小课堂,带好小徒弟,推广小成果。同时,还开展了铁路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术交流活动,同时还参与了其他基层站段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把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黄望明说。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