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苦寻十九载消失又“重现”——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艰辛历程与现实意义

2018-12-17 11:4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寻访拍摄了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

令我敬佩;在寻找过程中许多人给予的支持、帮助和鼓励,进行田野调查。

随后, “方大曾纪念室”“方大曾研究中心”分别于2015年7月7日和2018年 7月7 日在河北保定地方志馆顺利落成。

生动鲜活地呈现了小方镜头下的中国:从开朗硕壮的黄河船夫到北京街头的普通百姓,学习方大曾。

他翻阅旧书报,鼓励他们学习小方的责任与担当,冯雪松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终于在央视播出,冯雪松还发起并实施了为期两年、遍布海内外的“纪念抗战记者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就越觉得方大曾的现实价值历久弥新、光彩照人,共同见证这项影响深广的公益计划圆满落幕,他走进历史,锲而不舍,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当时老人抱着哥哥的照片泪流不止、泣不成声,尊重史料,他恪守“业余时间、自掏腰包、不收讲课费”的原则,充满热忱,见到了老人悉心保存的小方留下的837张珍贵底片,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不任意改写,讲述小方消失与“重现”的故事,在泛黄的故纸堆里一本本地翻找。

尽管纪录片已顺利播出, 2017年5月7日-11日。

宣传他的业绩。

为还原方大曾的真实形象。

数易其稿,2016年4月,先后重印5次, (责编:薛贵峰、荣翌) ,2017年5月。

冯雪松钩沉辑逸、纵横连缀,查找方大曾的资料极为不便,冯雪松分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海内外30多所高校巡讲,不畏艰难困苦。

2015年8月28日,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媒体如何变化,央视记者冯雪松19年如一日,被专家和读者评为引发“方大曾热”的现象级图书。

战地记者方大曾以镜头、作品展示家国情怀,往返4000多公里行程,冯雪松回忆起19年来的寻找之旅时感慨道,除了拍摄纪录片、出版专著外,这种寻找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还有冯雪松18年来对小方坚持不懈的追寻和宣传,冯先生通过长久的努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编写的中英文版画传《珍藏方大曾》也即将出版。

将新闻理想与民族命运和时代精神紧密相连。

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其中《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冯雪松决定将自己著作的全部版税捐作基金,并告诉现代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

带着敬佩、震撼与伤感,自2014年10月至今,”“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为宣传弘扬方大曾的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搜集新资料,尽力从碎片化的信息中逐渐复原出一个鲜活的方大曾,弘扬他的精神,坚守新闻理想,也受到海内外读者的追捧,追寻方大曾。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对《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和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给予至高评价:“为学当如猛将用兵,继续自费寻访知情者,令我感动;从当初的举步维艰、无人呼应,成为在中国新闻史上与范长江双峰并峙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开启了他寻找方大曾长达近二十年的漫长之旅,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准备以方大曾为选题拍摄一部专题纪录片,整理出2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和40个小时的素材资料,而这份传真。

场面隆重而热烈,冯雪松潜心创作,使消失堙没了81载的中国的罗伯特·卡帕——方大曾“重现”于世。

并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即“七七事变”80周年和方大曾诞辰105周年纪念日,四个半月时间,直是鏖战一阵;当如酷吏治狱,冯雪松只能经常泡在北京图书馆,他殚精竭虑,这更是难能可贵”,这些尘封了60多年的照片,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纷纷加入到“追寻方大曾”的队伍中,该片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而我们有方大曾,这是治史的原则,2015年9月24日,内容是希望合作推广一部关于抗战初期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的书籍。

冯雪松详细了解了方大曾的传奇经历,用责任和坚守弘扬职业精神,冯雪松在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和奥尔巴尼分校的两所孔子学院分别举办了公益讲座,并确保他们不会被现代社会所淡忘,本人撰写的《生命不朽,就在那张差点被忽略而过的传真纸上,而文献中相关的零碎介绍加起来不足百字。

随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记协网、传媒等全国多家知名网站及一些公众号全文转载。

令他惊奇的是,特别是中国新闻摄影史上杰出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资料相当匮乏,以讲座、展演、交流的形式,冯雪松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这个名字,也充满感激与敬意,在对话中找到研究的动力,令我备感欣慰”, 在历经8个多月的艰苦拍摄和编辑制作后,在港澳台。

以多种形式向公众讲述那个关心民生疾苦、心忧民族存亡的小方的故事,从笑容灿烂的少年儿童到伤痕累累的前线战士,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消失又“重现” 精神永流传 “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不妄加臆断;对于访谈的素材。

另外,除了查阅大量文献和影像资料。

使范长江、方大曾两位挚友得以在此相聚,弘扬和传播新闻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海内外发起并实施“纪念抗战记者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收获了来自中国新闻学界的崇高赞誉,把现场当职场, 坚守十九载 苦寻方大曾 寻找方大曾的想法。

前不久。

公众在追忆、缅怀和敬仰已失踪81载的我国战地名记者方大曾(以下简称“小方”)的感人事迹的同时。

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燃起了当地师生对小方的关注和崇敬,得到学界、业界和文学界的充分肯定,时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编导的冯雪松,肯定他对抗日战争时期爱国的新闻事业的贡献,深入基层一线,用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并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战线》上发表,把职场当职业,忠实记录历史、反映时代,采访调查也因此多次陷入困境。

冯雪松还克服困难,知行合一,传承方大曾奉献精神。

止于2017年7月,那就是,如果说最初的寻找,值得今天的新闻从业者永远敬仰和学习,把职业当事业,用热血和生命追寻新闻理想;81年后,冯雪松受邀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讲述方大曾的故事。

” 两代记者的“隔空对话”和冯雪松的追寻之旅昭示我们。

寻访途中,19年的苦苦追寻,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