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武装下的文化产业影响力越来越大。电子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所谓“文化工业”[1],就是文化生产的工业化。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受众群,形成了一种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模式,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文化快餐”。“文化快餐”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了文化的大众化和快速性。“快综艺”节目也就是我们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大部分综艺节目,都是快节奏、多竞争、冲突性强的综艺节目,这一类综艺节目就可以算作是迎合现代受众碎片化娱乐化观看习惯的“文化快餐”之一,而“慢综艺”就是在对这样一种“文化快餐”的批判下所诞生的。
一、 “慢综艺”的发展现状
“使用与满足”研究将受众视为具有特定“需要”的个体,并将其媒体接触活动视为基于特定需要“使用”媒体的动机,以便“满足”这些需要[2]。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流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一次性消费理念,“快”“节奏”“速度”“发展”等成为当下热门的关键词。在多如牛毛的综艺节目中,一切为了娱乐而娱乐的内容不再能够抚慰和满足更高的心理需求,越是忙碌烦躁的生活,人们越渴望得到情感的倾诉和表达,慢下来体会生活带来的感触。为了迎合受众这样一种情感需求,一批主打“慢生活”“慢节奏”的综艺节目诞生,也就是我们所说“慢综艺”节目,“慢综艺”节目缓慢的节奏、细水长流的烟火气息能够引起受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慢综艺”是当前社会快节奏的形势下,符合受众新的需求所诞生的一种新的节目创作模式。从2017年初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口碑收视双丰收开始,“慢综艺”节目可以说是正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大众关注。随着《向往的生活》的热播,也有越来越多的“慢综艺”节目出现。这些模拟生活类“慢综艺”节目作为“慢综艺”节目的一大主流,从《向往的生活》到《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占据微博热搜、引发业界讨论、吸引大批网友关注,从去年起“慢综艺”可谓一直是综艺热点,但从收视数据和市场口碑来看,这种热可能只是一种“虚热”。《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作为开山之作收视领先,后期的《亲爱的客栈》收视表现也相对较好,不过随后出现的《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收视差强人意。扎堆出现的“慢综艺”节目经历了前期的火爆之后,如今逐渐进入了收视疲软期。几档节目在口碑上表现不一,一部分在慢慢积累好评,另一部分则面临质疑。这也就引出一系列的问题,“慢综艺”节目到底是否能够坚持走下去,这些所谓的“慢综艺”节目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慢”下来,“慢综艺”节目该何去何从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重点。
二、 从“慢综艺”与“快综艺”的对比中看“慢综艺”如何“慢”
“慢综艺”概念是和“快综艺”相区分所产生的概念,因此,要探究“慢综艺”如何“慢”,离不开对现有“快综艺”的分析。
本文选择了已经相当成熟的“快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和比较成功的“慢综艺”节目《中餐厅》进行对比。《奔跑吧!兄弟》自2014年开播以来已经制作了六季,作为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节奏快、竞争性强、嘉宾话题性大,具有“快综艺”的明显特征。《中餐厅》则是典型的模拟生活类“慢综艺”,五位嘉宾作为合伙人在国外经营一家中餐厅,目的是将中国美食推向世界。目前《中餐厅》已经开播两季,收视数据不俗,同时收获了很好的市场口碑。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慢综艺”的“慢”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节目主题“慢”。《奔跑吧!兄弟》每期节目主题不同,主要目的是体现竞争中的冲突性和趣味性,文化比重较低,有相当的期数就是单纯的竞争比赛。而《中餐厅》的主题设置结合政策,第一季节目录制地安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泰国,通过几位明星在一段时间内自主经营一家中餐厅,展示中华饮食文化之美,切合时代主题,弘扬正能量。在异国经营中餐厅,不求盈利,主要目的是展示中华饮食文化,嘉宾回归到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经营餐厅自给自足。
《中餐厅》传播传统文化、回归本质生活的主题与《奔跑吧!兄弟》吵闹竞争的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慢综艺”最本质的“慢”。“慢综艺”旨在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打造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在其中感悟平凡生活,体验人生百态。这样的综艺态度和定位正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过程”“乱中求静”的慢气质[3]。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