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北京日报:过度贩恶,《都挺好》慢慢失真

2019-03-18 09:11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标题:过度“贩恶”,《都挺好》慢慢失真

  都市情感大剧《都挺好》开播已经过半,由剧中生家庭引发的重男轻女、啃老、赡养老人等现实话题,一直引发公众的讨论。“都挺不好”的剧情让观众感受到了“虐”,直接原因是剧中每个人物的人设都很极致。如果说,看《都挺好》头几集,苏家三父子的奇葩人设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播到现在则显得有些失真了。特别是苏父苏大强这个角色,集齐中国式老年人所能具有的全部缺点,这合理吗?

  “作精”老爹,这是《都挺好》开播前就给苏大强打上的标签。的确,《都挺好》开播以来虐心的剧情,几乎都因苏大强而起。苏大强每次给老大苏明哲打电话都会“选择性陈述”,申明自己的无辜,强调苏明成夫妇或者女儿苏明玉的不是。随后的套路就是苏明哲向弟弟或者妹妹打电话开启“复读机”模式:“明成/明玉你太让我失望了……”剧中父子三人组成的“渣男天团”也形成了恶性循环,让苏家的一地鸡毛更加没有转圜的余地。

  一两次的刻意为之,可以说是影视改编的需要,但太多次的刻意为之,就显得为了突出戏剧矛盾而导致戏大于真。之所以要如此刻意,制作团队是想通过放大苏大强的“恶”,制造兄妹、夫妻的恶,释放情绪,挑拨观众的情绪。

  不得不说,制作团队真的深谙传播规律,或者说真的很“鸡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越骂越要看,该剧的传播量也会越骂越大。这也是为何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对剧情和角色的“骂”,豆瓣短评中被顶得最高的则是“想要暴打郭京飞”,导致饰演苏明成的郭京飞一直在微博上向观众“讨饶”。

  最近引起观众剧烈反响的“苏明成暴打苏明玉”剧情,从传播效果上来说,可谓极佳。但在原著小说中,明玉的伤情只是皮外伤,她自己也清楚明成留了三分力:“大嫂,你扶我起来,我先喝了红糖水,不行再去医院。明成算是手下留情,没太下重手。”小说显然是给明成的错误留了余地,而不是像剧中那样“往死里打”。小说中的明玉也不像剧中说的,报复明成单纯是为了显得自己那么正当。

  《都挺好》的改编,把原小说中矛盾复杂的棱角都剔除了,只剩下了二元对立。矛盾冲突,尖锐了;情节合理性,弱了。于是,剧中家里男的都是“渣男”,女性角色都明事理三观正,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苏家父子三人:父亲苏大强太作,苏明哲认为面子大于里子,苏明成更是一个“巨婴”。这种“爽剧化”改编的逻辑是,大众或者说当下的电视剧市场越来越需要正邪分明——“直男癌”就是人人唾弃,“妈宝男”就是招人厌恶,原生家庭更是“十恶不赦”。

  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创作,恰恰要警惕这种“爽剧化”的简单操作思路。《都挺好》里的苏家重男轻女,对于小女儿苏明玉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都造成了伤害。但在原著小说里,作者尚且提供了另一些缘由,比如苏妈妈是被父母逼着嫁给自己看不上的苏大强,只为了给弟弟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苏母怀上苏明玉的时候,夫妻俩正在闹离婚。很可惜,这些背景在剧中都没看到。小说中原生家庭的一地鸡毛背后,远不止施害方和受害方这两种对立的角色,人性与事件的复杂性,在剧中完全被简化了,也导致角色越来越失真,让观众越看越疑惑、失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