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苏大强和谢广坤同时掉水里你会救谁?

2019-03-22 08:14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苏大强和谢广坤同时掉水里 你会救谁?

  近日,热播剧《都挺好》和《乡村爱情11》的观众发起了一场隔空辩论,选择搭救广坤的正午剧粉给出理由如下:“广坤是跟外人斗,关键时刻能识大体,大强是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乡爱”粉则选择救苏大强,原因是“起码他没有害人的能力”。“北广坤南大强”话题之热,正应了罗伯特·麦基那句“故事是生活的比喻”,通过一部作品,不仅解析出这个时代我们的困厄与踟蹰,更将思考引向了现实:有关新时代家庭伦理的养老、原生家庭创伤甚至更远……

  “都挺好”:隐形父亲的“显影”与“回家

  《都挺好》热播,不免让人想起2016年张猛导演的一部贺年电影《一切都好》——不仅是肖似姊妹篇加长版的名字、同样由姚晨出演的叱咤职场女儿形象的重合,故事更是同样从家庭里母亲的去世开始:张国立饰演的父亲直到妻子去世之后才渐渐发觉亲情的重要和维系之艰难,曾经不善言辞不懂表达的他决定主动出击,踏上了探访四个孩子的旅途……

  不同的是,《一切都好》里张国立版的父亲仍是一个传统符号化的呈现,力图在影片中弥合亲情的疏离与裂缝,这仍是一个典型的“爸爸去哪儿”之后“爸爸回家”的美化故事,将在家庭中长久缺位的父亲通过与观众“分享不易”来获得认同。《都挺好》中倪大红版的父亲则更为尖刻地翻开了另一种“人间真实”——这世上也存在不称职的父亲、控制型的母亲和重男轻女的家庭,为我们真正地撕开了代际差异、解构了所谓父权政治,对于原生家庭的生动刻画,展示了沸腾的家庭生活之下有着如此真实的抵牾、苦涩,又是如此不分血肉的粘连在一起。

  《都挺好》更让我们看到了家庭伦理剧在多年的“婚姻危机”“婆媳大战”之外新题材的拓展:关于原生家庭层面的思考与探讨。一如侯鸿亮所言:“《都挺好》没有按照过去传统的伦理道德令父辈的形象高高在上,而是让我们真正看到我们家庭的矛盾,真正看到我们自身的问题。虽然有时会感觉是不是太残酷了,但是不去面对的话,这个文艺作品对这个社会是没有贡献的、是没有价值的。”

  《都挺好》的故事从苏母去世开始。随着剧情播出的深入,苏母的形象也渐渐被拼补完整:悍妻、“扶弟魔”、重男轻女。可以为两个儿子出国留学、工作结婚卖掉两间房,却不愿出钱供优秀的本可上清华的女儿读书,同为女性却成为贬抑女性的帮凶、使她们(包括自己)成为向家庭中的男性不断输出资源和奉献价值的工具。然而,剧情再次翻转,揭开了她二十年来苛待女儿的深层原因:她本可与窝囊的苏大强离婚、奔向上海开始新生活,结果意外怀上明玉,苏母把自己错失新生活的机会和超生后的家境窘困都归结在明玉的身上,苏母无法如愿,于是也剥夺了明玉上升的机会和意愿——“她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这句女性对同类所产生过有形或无形攻击的咒语再次响起。

  相应的,苏父的形象也立体起来,自私、冷漠、无能、懦弱但作天作地,他享有以婚姻为代价去冲破城乡壁垒的能干农村姑娘的福利,却难以尽人夫与人父的责任,是一个同样被苏母“看管”的巨婴形象,在苏母灵牌前第一次“放肆”乱扔衣服足见他仿佛脱离母亲管住的窃喜之情。相应的,苏家两个儿子则分别承担了苏母对“丈夫”角色的情感期待:大儿子明哲是“事业有成,出人头地”,二儿子明成则是“知冷知热,体贴呵护”。苏母是始作俑者,但这个家庭更为根本的问题是父亲的不担当,或者说是父爱缺失,在家庭问题上苏大强选择作为一个旁观者,屡屡隐形。

  一直以来,母亲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总是深度捆绑,但父亲应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却并未被充分讨论,心理学家迈克尔·兰姆总结:“一直以来都更重视母亲作为照料者的角色,而将父亲的角色简化了”,养育远不只是供养如此简单。在剧中明玉的成长启蒙者与引领者的形象由蒙总出任,“师父”这一意味深长的称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蒙总事实上履行了“父亲”这一角色。然而吊诡的是,蒙总在自己的家庭中同样是一个缺席的、难以管束儿子的父亲,甚至需要明玉来代行管教。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