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话题导演一一回应
易烊千玺跟剧中的李必一样都是年少成名,导演形容让他来演这个角色就是“浑然天成”。
“许鹤子”登台献艺这段,被很多网友称赞有盛唐风韵。
易烊千玺与雷佳音主演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6月27日无预警上线后,成为时下的热播剧,截至目前有6.5万人在豆瓣点评,8.7分的高分证明了大家的喜爱,有人很喜欢导演曹盾镜头下的“大唐雍容华贵之气度”,但有人说细节太多看懂这部“唐朝版24小时”不容易。
昨日,曹盾在京接受记者采访,一一回应了外界看法。针对两位人气明星的表现,他也是高度赞誉,说很感激雷佳音肯出演“张小敬”,易烊千玺更是“李必”不二人选,在片场更是被每个老戏骨夸奖“以后不得了”。
上元节日常是不是篇幅太多?
导演:塑造英雄人物不展现日常是空谈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了死囚张小敬(雷佳音饰)在上元节当天临危受命,联手靖安司主脑、天才少年李必(易烊千玺饰)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由于剧中计时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来推进,既突出了剧情的紧张感,又有浓浓的传统文化烙印。网友都说这是“唐朝版《24小时》”。
由于原著拥有广大读者群,影视化后主演由时下人气最旺的易烊千玺、雷佳音联袂出演,从拍摄期起就备受关注。但最令人意外的,拥有如此“流量”的大部头剧,突然在6月27日于优酷平台上线,原著作者马伯庸也调侃说他是八点开播前才得知这一消息。昨日导演曹盾表示,自己也是临时得知剧集要上了,但“能被观众看到就是好事”。
眼下看来,观众对这部剧是深深喜爱的,豆瓣高评8.7分。不少人在议论的“曹盾美学”,包括真实再现的长安城美景,剧中主角到临演的服装、发型、武器甚至见面时的礼法,都有浓浓唐风。曹盾表示,中国人对唐宋文化的认知很深厚,因而制作上容不得一丝马虎。即便只是在街上行走的路人,服装造型饰物都要符合唐朝风貌。
但有人就疑惑,张小敬和李必这两条人物线为了破案分秒必争,许鹤子的表演在第七、第八集却分得不少篇幅,看跳舞对主线情节的发展有帮助吗?曹盾的解释是:“大家看标题就知道,这不是张小敬或者李必的十二时辰,是长安的十二时辰。许鹤子这一段表面上是一段歌舞,但它展现的是每个长安人的状态。如果塑造英雄人物而不展现百姓的生活状态,就是空谈,就不会明白张小敬为什么要这样?他其实是为了救这些人跟保卫这种生活方式。”
另一个小说中“不重要的小事”在网剧被放大的例子,当属张小敬与葛老的对峙场面,书中这仅仅是午正时发生的一小件事,在剧中却讲述了近30分钟。曹盾表示,小说可以通过文字、环境描写去体现人物心理,但电视剧大多要靠人物台词、表演去呈现,因此需要放大剧情推进、慢镜头等细节,最重要的是保留小说阅读的感觉,以及保留小说的史实知识点。事实上,这样的改编受到了马伯庸本人称许,他在微博上表态说葛老跟张小敬这一段“交锋”,是前期最精彩的一段高潮,“比原著更丰满充实”。
细节太多节奏太快看不懂?
导演:原著小说知识点更多
从这个小细节能延伸到观众对《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节奏讨论上。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该剧前六集容纳的信息量很大,出场人物又众多,少一点关注度都会“看不懂”。加之台词半文半白更增加了理解难度。
曹盾回应,这部剧的节奏推进其实跟马伯庸原著小说基本一致。“(故事)大节点跟小说进度一样,我们是按三个篇章来拍,那么(网剧)第二章结尾已经赶上了小说的第三篇章。至于知识点太多大家看不懂,其实拍之前我也问了不少人看小说花了多少时间,许多人都是三两天一口气看完小说。小说更多知识点不是吗?电视剧其实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曹盾还举例说,自己小时候看电视版《红楼梦》也可以理解,中国人对唐宋元明清的历史积累自小就形成,因而半文半白的台词不会带来太大难度。
古文念白的断句、重音不准?
导演:易烊千玺文化素养高,有“文人风骨”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