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这一年,媒体深度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2020-01-29 02: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这一年,媒体深度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宣传工作者在参观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王培珂摄/光明图片

工作人员在河北香河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进行调度。新华社发

在“2019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上,观众在体验融媒体产品。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智库问答】

编者按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聚焦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新的成绩,加深了思想认识。一年来的媒体深度融合有哪些进展?未来怎样更好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切实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光明智库邀请专家交流探讨,以期持续深化认识、更好贯彻落实。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 黄楚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君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匡文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所高级工程师、“互联网+”智媒技术创新中心专家 杨 崑

1.指明方向 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行动指南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怎样认识这些深刻变化和新挑战?在此形势面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有何重大意义,带给媒体界乃至社会各界什么重要启示?

黄楚新: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统览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媒体融合的全新形势,对全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有着非常深刻透彻的认识。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舆论生态中,主体移动化习惯已经形成。截至2019年1月份,我国网民已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手机已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第一终端,手机上的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信源,人们的新闻阅读也随之越来越移动化、碎片化。

媒体格局中,新媒体优势愈发凸显。2020年1月5日,抖音宣布其日活跃用户数超过4亿。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播方式中,“智媒化”倾向日渐明朗。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闻的策划、采集、编辑、分发、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呈现出一定的智能化、智慧化特征。这种变化给媒体界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可想而知。此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媒体界提供了极大鼓舞与深刻启发。

首先,加深了新闻战线对媒体深度融合所处阶段、面临形势、全新特征的科学认识。总书记明确提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这四个“全”、三个“无”,高度概括了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从时空、介质、主体、效能、维度等方面对全媒体进行了“精准画像”,极大拓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于全媒体的认识。

其次,指导媒体界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基于对全媒体时代总体形势的科学判断,总书记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规律特征等进行了深刻总结,使媒体界对深化融合的认识更深刻、路径更明晰、方法更科学。

最后,为主流媒体抓住历史机遇、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注入了信心,明确了要求,指出了路径。主流媒体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找准了努力方向,融合更有底气,发力更加精准。

杨崑: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迭代,“人—机—自然”间的融合不断加深,以人为中心、多层融合的新信息流通形态逐步显现,媒体传播领域随之发生剧烈变革——舆论传播渠道融合化,通过多种物理渠道实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社群传播,成为新时期媒体的必备能力;参与主体多元化,网络为社会大众赋能,使专业传播与社会化参与的边界日渐模糊;舆论生态复杂化,由于舆论传播情绪化程度加深等原因,引导舆论和凝聚共识的难度随之大幅增加。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