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流浪地球》在美国竟一票难求?听听科幻迷和码农怎么说

2019-02-15 18:14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流浪地球》在美国竟一票难求?听听纽约科幻迷和硅谷码农怎么说

流浪地球》在国内天天刷屏,它在大洋彼岸口碑又如何呢?

  到这个情人节,“小破球”在美国正式上映已过半程。从媒体报道和观众测评来看,虽未像国内市场那样引爆春节档,但也取得了赴美上映中国国产影片中难得的成绩,而且并未止步华语圈,在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中产生了一定口碑和话题性。

  在美国影片评分网站IMDb上,截至14日中午,超过3800名用户参与打分,平均分7.9。在270余条网友评论中,不少人点赞了影片创意、制作特效,也有人批评情节存在漏洞、人物塑造不足等。

  走出网络、走进影院,记者与一些美国观众面对面聊了聊。抛开硬科幻、大制作、“中国制造”等炫目的标签不谈,听听他们对这个“中国故事”有哪些简单、直观感受。纽约:好档期一票难求

  驻纽约记者了解到,虽然当地海报上写着2月8日为在美公映日期,其实《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起就在纽约上映,预计至2月20日,主要在曼哈顿地区数家影院上线,目前每天共计15场次。

  尽管排片面比较窄,记者6日购票时发现,此后一个星期内档期好、位置也好的电影票已属“一票难求”,这在近年来纽约上映的中国国产影片中算是比较火爆的行情。

  随手截了张14日晚7点半的订座图,仅余十几空位,感受下来自纽约的热情。

  记者最终选择了12日时报广场AMC影院的晚间场次,虽是工作日晚间、又赶上下雪天,但几乎座无虚席。观众约八成是亚洲面孔。聊起来,有在纽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也有不懂中文的当地华裔或其他亚裔。

  影片按惯例使用中文原版配音、配英文字幕,恐怕存在一定语言和文化差异。不过,在非亚裔面孔的观众中,一些专程而来的科幻迷说,理解故事没太受影响。

  不想留全名、自称G的观众说,他的工作是财务经理,是一个铁杆科幻迷,平日观影时10部里有3部是科幻题材。他觉得,《流浪地球》影片很棒,故事情节尤其吸引人,他也很喜欢特效。

  “人类为了生存而带着地球流浪,这个构思很有意思。不过,整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那对父子间的情感,既有不理解和冲突,更有牺牲与和解。”G说。

  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拯救地球的主角往往是美国人,而《流浪地球》对美国元素着墨不多。对此,G觉得挺正常:“毕竟这是一部中国影片。如果要安排美国人角色的话,估计会是太空站里的工程师吧?”

  “我想,如果有更多美国人观看《流浪地球》,他们也会喜欢上这部片子。”

  软件工程师彼得·路德告诉记者,他是专门冲着原著作者刘慈欣来观影的,虽然没读过《三体》等作品,但他从社交媒体的科幻圈中已知晓大刘的“江湖地位”。

  “不少好莱坞科幻片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常选择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流浪地球》突破了这一套路,选择让人类带着自己的家园一起逃离,这个想法很酷,为人类设想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未来。”

  对中国人带头拯救人类的设定怎么看?路德笑着说,自己看科幻片时倒不在乎这些因素,“不过,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个设定也很合理。” 硅谷:同病相怜的笑声和泪水

  一些在硅谷工作的华侨华人朋友说,《流浪地球》在当地院线也是“一票难求”,不少“码农”对影片内人物和情节设定产生共鸣,特别是编过“春节十二响”的小程序、并在拯救地球方案中成为重要技术力量的“高级码农”李一一这个角色,在现场引发最多笑声。观影后,不少人还继续在社交媒体上热烈讨论一些技术细节。

  一个在硅谷工作了十余年的华裔朋友告诉记者,和同事、朋友一起去观看这部电影时,看到影片中那些故乡元素、特别是春节元素,身为海外游子在情感上更容易受触动,不少“直男”也擦眼泪了。

  大部分来美上映的中国影片主要还是吸引华裔观众,《流浪地球》能引发跨地域的共鸣,也要部分归功于其作为科幻作品的“共性”。

  《纽约时报》评论说,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而奋力一搏”的故事。刘慈欣的作品叙事宏大、探索深入,讲述人类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显得愈发真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