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帽子” 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
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得非常鲜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优化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人才服务。把面向市场需求和弘扬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善聚善用各类人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要突破自身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来驱动,而创新则需要人才来支撑。
“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人的关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生力军,“要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来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的成长成才”。
为青年学者提供成长成才的平台
近年来,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占比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人才梯队衔接不畅、青年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樊丽明分析,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一代教师陆续进入退休期;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科研任务越来越重,需要补充大批教师和研究人员。如何更好地吸引青年教师,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为她非常关心的问题。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事情来抓,让山东大学尝到了甜头。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山东大学引进人才数量连续两年翻番。目前纳入学校杰出人才体系的共有780多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9%左右,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称号的人才为392人,约占教师总人数的10%。
为青年人才搭建适合个人的平台,是山东大学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樊丽明介绍,学校把学术水平、发展潜力和学术影响力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才都可以得到与其发展相匹配的支持培养,同时在遴选程序、支持保障、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优化。
打破“唯帽子”论,把青年科研人员分成三个梯度来培养,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上升空间。他们的学术水平则完全交由专家来评价,“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对思想特别活跃、颇具创造力的年轻人,学校鼓励青年教师自己组建团队,专门设立了面向青年人才的交叉研究基金,“鼓励校内外组团,鼓励医工结合、医理结合、理工结合、文理医结合等,让他们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研究固废加工绿色材料的青年教师王文龙在该校新的机制和平台上快速成长。樊丽明多次带队专门到王文龙的实验室和合作企业调研,了解到这项研究可以将固废加工成高速公路建筑材料,该校服务山东办公室立即为其牵线搭桥,一方面帮助成立研究院鼓励研发,另一方面帮助联系当地企业用户找销路。校地企三方合作,既服务了地方,个人也得到快速成长,又带出了研究团队,“这是我们倡导的科研方式”。
“打破身份界限、不论资历深厚,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成为团队带头人。”樊丽明说,学校有30多岁就成为首席科学家的年轻人,“鼓励强者、能上能下,只要科研能力强,就可以带更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了解决年轻学者的后顾之忧,该校加强青年教师的生活条件保障,妥善为青年教师安置住房、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目前,山东大学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建立了8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每年在海外进行多场招聘会。每年10月举行的齐鲁青年论坛,会吸引许多海外优秀学子前来应聘。
“为天下储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年轻一代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价值观更加多元,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的渠道更加广泛,如何因材施教、真正以学生为本、挖掘出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为国育贤,是写在山东大学校史馆门匾上的四个大字,也融入在这里每一名师生的血脉之中。每一名学子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会收到学校一份特殊的礼物——1901年颁布的《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其中写道:“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学校倡导“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生入校后,人人都争做自愿者。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到偏远山区、到基层一线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利他主义精神,与大学的思政课相结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劳动”培养道德,让学生知行合一,自觉自愿为社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