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治理中老年网民信谣传谣问题我们该做什么

2019-02-13 03:5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治理中老年网民信谣传谣问题我们该做什么

◆ 应该注重增强辟谣产品易用性

  ◆ 辟谣属于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

  ◆ 最佳辟谣为政府媒体网络联动

  ◆ 强化问责加大惩处传谣者力度

  □ 本报记者          张昊

  □ 本报见习记者  王卫  刘欣

  中老年人“移民”到互联网后,年轻网友普遍吐槽,爸妈的朋友圈、家庭群成了网络谣言重灾区。

  何凌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2019年1月,他的研究团队和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易感谣言分析报告。

  中老年人为何相信谣言?他们是否面对更大的风险?如何治理中老年人网络传谣信谣问题?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老年人谣言鉴别力弱、受教

  育程度低、主观幸福感低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老年网民突破8000万人,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部分中老年网民甚至成为信谣与传谣的主力军。

  何凌南的研究对象是50岁及以上人群,他采取线上问卷调查方法,采集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1124个样本,分析了微信平台每日举报量疑似谣言文本296229条。

  研究报告显示,在谣言认知方面,中老年人与其他年龄段人群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在传谣方面,相较80后、90后的青年群体,中老年人群体更具传谣倾向。

  何凌南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呈现谣言鉴别力弱、受教育程度低、主观幸福感低的“三低现象”。相比于城镇中老年人,农村中老年群体更有可能传播谣言。

  腾讯公司辟谣产品较真平台主编王杨告诉记者,中老年人易感谣言从内容来看大致分为4类:饮食养生类谣言,如食物相生相克、热苦瓜水能抗癌;疾病医疗类谣言,如某月将流感大爆发、被某种虫子咬了或染“新型艾滋病”;公共安全类谣言,如雪糕车偷小孩、3岁孩童被大狗吃了一条腿;公共管理政策类谣言,如退休金增减、农村补贴发放等。

  “很多孕妇吐槽曾收到婆婆转发的谣言。”王杨和同事发起了线上搜集谣言活动,发现存在很多中老年人相信、转发育儿谣言的现象。育儿谣言涉及孕期、产后和新生儿哺育,例如婴儿喝羊奶好,用枕头能防止婴儿头颅变形,吃亚麻籽油能让孩子更聪明等等。

  骗子利用中老年人关切利

  他心态,使他们成为谣言的二

  传手

  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谣言精准利用了中老年人焦虑心理、知识缺陷以及缺乏对新媒介的分析辨别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说,著名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一个谣言公式,即谣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谣言的传播效果如何,既同事件与人们的关联性和重视程度有关,也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受到公众鉴别能力的制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郑宁给出的原因是,中老年人大多没有受过综合教育,缺乏基础科学常识,日常生活中大多以经验主义判断各种事情。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容易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易感人群。“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此外,老年人精神世界空虚,也使他们容易被谣言攻占。

  中老年人“关切利他”的心态,被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专家多次提及。郑宁说,谣言标题惯用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的套路,利用了中老年人的善意,使他们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中老年人转发谣言同他们购买保健品并不是真的需要一样,而是把购买过程当成了亲情缺失的安慰剂。”何凌南说。

  “不相信谣言却又转发谣言的背后,是想表达关爱、关注的心态。”王杨补充道。

  何凌南通过观察发现,中老年人比同龄人更早学会使用电子产品的技能,会觉得很有面子。硬件设备容易获得,而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科学素养这些“软件”的提升却相对困难。

  中老年人相信谣言、转发谣言,不但与群体特质有关,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于谣言生产者、生产过程的目的性和手法。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