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教投资者今年注定不好过……”2019年开年,就有从业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2018年11月以来,幼教方面的重磅政策频频“亮剑”。众多幼教从业者考虑转型普惠园的顾虑在哪?民办营利性幼儿园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这个春节,民办幼儿园从业者张正凯(化名)过得有点“闹心”。
“我的园95%都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张正凯是一位幼教领域投资人,还担任西部地区两家民办幼儿园的法人和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年前,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虽然各地的实施细则还不明朗,但张正凯还是觉得不大乐观。
有类似境遇的从业者不在少数。国务院2018年11月出台的学前教育新规明确,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80%,并禁止民办幼儿园上市。加之2019年1月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园政策的出台,不少民办幼儿园行业从业者在保持观望的同时,带有悲观情绪。
部分从业者认为民办园市场遭“挤压”
在不少从业者眼里,政策会导致幼儿园市场空间遭到挤压。“在部分地区,如果政府指导价低,又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补贴,很多小区配套幼儿园面对前期房租、装修等高运营成本,是难以继续运营和生存的。”西南地区一位不愿具名的幼教行业从业者表示。
记者在一个幼教相关微信群里看到,从业者们聊起相关话题存在不少悲观论调:“幼儿园关门应该是未来常见的现象。大家还是赶快止损,寻找新方向比较好……”
当代海嘉幼教集团副总裁宫照伟告诉记者,身边已有同行做好“不玩了”的打算。
上述不愿具名的幼教行业投资人判断,最后生存下来的民办幼儿园,可能是之前开办时就做成了普惠园、部分房屋租金低、运营成本低的幼儿园,以及非小区配套的部分高端园和位置好、供需矛盾突出的民办非小区配套园。
从政策本身来看,路并非是完全堵死的。教育部称,不仅民办园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政府还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积极引导和扶持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多名幼教行业从业者均认为,民办幼儿园虽然生存空间变窄,但依然会存在。北京贞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宇吉曾担任北京一所民办幼儿园园长。她告诉记者,去年政策出台后,大量民办幼儿园已经开始转为普惠园,价格回归到普惠园行列之中。
针对很多从业者担心的转型后会亏损的问题,北京卓华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卞月曾按照北京市当前的补贴标准算了一笔账,结论是,普惠园是可以达到微利的。“之前办幼儿园可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转普惠后可能只有100万的利润。”此前一直投资并运营高端国际幼儿园的卞月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打算接手一所普惠园来运营,“无非就是少赚点”。
转普惠园或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我园即将转型为普惠园……”最近,家住北京丰台的王芸(化名)收到了孩子所在的小区幼儿园的通知。转型后,王芸孩子每月的保教费用将大大降低。
民办园转型普惠园,就意味着收费极大降低,家长们对此是喜闻乐见的。不过,王芸也存在这样的担忧:转普惠园后,教育质量是否会随之失去保障呢?
多名幼教行业投资人和从业者均认为,营利园转普惠园之后,盈利空间缩窄,经营成本降低,很有可能导致教育品质的下降。
“现在行业里有不少是在炒概念。”宫照伟也认为,营利园转普惠园可能会导致教育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具体要看不同幼儿园原本的教育质量是真高还是虚高。在张宇吉看来,当前有不少高端幼儿园主要把钱投在了硬件设施上,只是装修漂亮,而在核心的课程和师资上与普通园的差异并不是特别显著。
对行业内部分幼儿园品质的质疑似乎是业界共识。卞月称,“现在很多园的关注点不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服务上,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重新拼凑下,就变成自己的了,根本不清楚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只是关注一年能赚多少钱,这样的教育企业必将被淘汰。”
民办营利园转普惠园后一定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吗?在卞月看来,这需要看国家补贴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
政府定价及补贴力度成关注重点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