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课”不能“图一时热闹”
既要有把学生“引过来”的创新本领 更要有把学生“留下来”的深度功夫
据新华社杭州电 (记者顾小立、朱涵、兰恭来)近日,许多高校结束寒假迎来开学季,各路“网红课”纷纷上线引发关注。部分教育界人士表示,成功的“网红课”既要有把学生“引过来”的创新本领,更要有把学生“留下来”的深度功夫。“网红课”不能简单“图一时热闹”,而是要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教学环境中收获真知。
“吃货课”网络走红
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近日,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走红。在这门名为《动物产品加工实验》的课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让不少选课同学大呼“过瘾”。
“这是门实验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乳、肉、蛋制品的主要加工原理和技术。”该课程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介绍,实验课按照乳、肉、蛋分类,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食物的加工实验。
在上课地点,冰激凌机、烤箱、灌肠机、奶酪匀质机、电磁炉等机器设备齐全,即便是从未下过厨房的同学,也能在老师和“黑科技”的帮助下做出不错的食物成品。
一些高校借着近年科幻小说、电影走红的“东风”,开设了科幻小说“衍生课”。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一门“爆款”选修课《星际旅行101——科幻中的科学》,老师“幽默生动”、作业“大开脑洞”是这门课留给许多学生的印象。在深圳,《科幻小说中的政治经济学》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记者采访发现,从宠物驯养课、减肥瘦身课,到“爱情观”养成课、海岛野外求生训练课,甚至“游戏课”,中国高校里的创新课程、特色课程已是“层出不穷”。
人气诚可贵,“硬核”更重要
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记者表示,真正能够“叫好又叫座”的“网红”课程,光是新奇好玩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馋”课程的《动物产品加工实验》,考核标准围绕食物的“色香味”展开:东坡肉用筷子一插,看看是否软嫩入味;咸鸭蛋轻轻一敲,看看是否能流出色泽鲜艳的红油……
这门课更核心的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藏在食品加工里的科学“门道”。在了解美食烹饪的技艺后,学生需要懂得背后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咸鸭蛋“流油”的奥秘在哪里?牛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这些都是同学们在美食制作外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星际旅行101——科幻中的科学》课程的开课老师是物理学系的“80后”教授张威。他表示,选修课属于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一些对物理原本“敬而远之”的文史专业学生,也渐渐领略到自然科学的无穷魅力。
课堂上,商学院的学生试着讨论星际旅行中存贷款利率的计算,法学院的学生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问题,历史学院的学生研究了时空穿梭实现后史料的定义问题……“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让他们结合自身所长,试着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或许更为重要。”张威说。
课程的开设者、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教授殷俊则表示,《科幻小说中的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在满足学生对科幻的热情和好奇心之外,还希望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中的“虚构”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培养学生“知天下”的社会关怀。
在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师张进以网络手游为突破口,让学生感知中华历史的迷人风采。他开设的《王者荣耀史实人物鉴析》全校通选课吸引了许多学生。“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并不能分清游戏内的人物是虚构人物还是历史人物。以此为切入点开课,既‘增了趣味’,又‘正了视听’。”从课程期末考试中张进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深度增强了许多。
用新求“正”,以趣达“真”
在浙江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张灵雅眼里,一门能让她喜欢的课往往具备3个方面的特质,那就是课程听起来“有趣”、学起来“实用”、考起来形式多样化,而不是机械地划重点、抄笔记,“一张试卷定天下”。
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成功的“网红课”既要有把学生“引过来”的创新本领,更要有把学生“留下来”的深度功夫。授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口味”,熟悉学生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更要在内容设计、教学形式、授课风格、考核手段等环节寻求突破。“新”是为了求“正”,“趣”是为了达“真”。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