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现有2.8亿农民工,每到年关,往往就是农民工的“讨薪季”。拖欠工资,不仅严重影响到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计,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影响政府的权威与信用。近些年,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欠薪问题,不仅加大集中清欠力度,还出台了很多制度:出台工资支付考核细则、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设立欠薪企业“黑名单”……但不容忽视的是,欠薪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这组来自人社部的数据中可见一斑:2018年前三季度,各地人社部门为131.3万名劳动者(其中主要是农民工),追偿被拖欠工资等待遇129.8亿元。
劳动者付出辛苦劳动却拿不到报酬,既不合情理,也不合法律。解决欠薪,应从立法层面,把已经建立起来并且行之有效的防范欠薪的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要求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加以严格遵守。同时,在行政层面,各地政府要把欠薪问题真正重视起来,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不能局限于年终“救火式”的集中整治。对于极易导致讨薪难的违法转包、分包和资质挂靠等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强化日常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
人们期待,总理报告中提出的“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愿景早日实现,让农民工不再“忧薪”。(半月谈评论员 王静)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