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成就类纪录片《辉煌中国》和《创新中国》2018年在海内外华人圈获得了高度关注,其创作经验和内容呈现特点值得研究。节目的创作者从素材选择、叙述风格、表现形式和传播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创作特点,认为该类型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以小故事呈现大主题视角,坚持精品化和故事化,素材选择具有贴近性和逻辑性,叙述风格具有平和性和人情味,以及新颖性和可视性的表现形式,传播效应具有号召性和励志感。在视频技术平民化的今天,精品化和故事化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故事;大主题;国家成就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特点
六集电视纪录片《创新中国》2018年1月22日首播获得观众、业界和学界的好评,是继《辉煌中国》之后又一部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项事业建设成就的大型精品纪录片。《创新中国》的“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该片清新、轻盈、乐观,人情味浓厚;《辉煌中国》选材侧重在国家宏观政策,关注国家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就,纪录片严肃、严谨、感人,紧扣国家政策,两部纪录片相得益彰,可谓近半年来反映国家成就纪录片的姊妹篇。这两部纪录片都注重从小事件入手,挖掘大主题,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无论素材选择、叙述风格、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都堪称纪录片中的经典之作。
这两部电视纪录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把言说对象放在天、地和人的全局视野中观察和描述,承载着文献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表达了对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的关怀,因此被誉为“国家相册”。在当下的中国,主旋律纪录片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应总结其创作经验和内容呈现特点,为中国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良性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一、素材选择的贴近性和逻辑性
具有传播价值的选题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基石,它通常兼具新闻价值、信息含量和审美特质,在特定时期内能满足观众获取新知和审美的诉求。国家成就类纪录片《创新中国》和《辉煌中国》虽然讲述的是国家成就,但素材选择注重政策性和贴近性,同一部纪录片中每子集内部和各子集之间的素材选择注重逻辑关联,呼应各子集的分主题和整部纪录片的总主题。
在《创新中国》的第一子集《信息》中,讲述了各类前沿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给国人正在或即将带来的便利,话题从正在研发的物流无人机(快递业)、无人驾驶技术(无人停车场)、正在设计和建设中的互联网大楼、城市交通大数据然后自然过渡到我国量子力学原理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以观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起点,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开篇与观众见面的话题是当时刚刚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物流无人机试点地区的江西赣州的顺丰快递,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使传统物流方式很难到达偏远乡村,而这恰恰是无人机物流业的用武之地。纪录片从最普通的快递员入手,但又不是一般的快递员,而是正在员工宿舍内准备无人机操作面试的几名勤奋上进的快递员。在这场4000人中只优选4名的激烈竞争中,快递员陶文斌充满自信并积极准备。他们一旦通过面试,职业生涯将会被彻底改变,网购的便利也将惠及每一个遥远的山村。据顺丰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姜明涛介绍,快递无人机项目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急需物资无法及时抵达灾区。镜头自然转场至深圳无人机研发基地,工作人员用模型和现场讲解展示了快递无人机和普通无人机的区别、飞控系统工作原理,曾历经4年研发出的世界上第一台翼身融合的物流无人机“魔鬼鱼”亮相。镜头又回转到已经通过面试并第一次接受无人机操作培训的快递员陶文斌。纪录片关于高科技和物流业结合的叙述衔接自然,相互穿插,开放式的结尾又给观众留下了美好期待。
《辉煌中国》的第一子集《圆梦工程》从在珠港澳大桥现场忙碌的工程师和工人开始讲起,之后过渡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和中国港的各项在世界上都属顶尖的技术成就。《共享小康》中广场舞、健身房和城市建起的15分钟健身圈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福建晋江前埔小学正在进行一场少年足球赛,场上主力罗楹莹同学因受益于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安置政策而不再是留守儿童,这是纪录片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置政策实践的集中关注和表达。
二、叙述风格的平和性和人情味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